第655章 這就是戰場

蘇軍士兵無比痛苦的捂著胸口,緩緩的用一只腳往後面草叢裏移動,慢慢的萎頓著倒了下去。他倒在那裏繼續呻吟喘息著,一會兒便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了。

楊茂德喘息著轉身向著地上,抓起“波波莎”沖鋒槍在手,向著敵人瘋狂的掃射過去。

一切都結束了。

無聲的死亡的決鬥已經結束,在遠處隆隆的炮聲中,此地暫時顯得平靜了下來。

楊茂德喘息了一會兒,揀起地上草叢中的武器彈藥,又繼續向著密林那邊搜索著走過去。

從密林裏沖出來送死的蘇軍屍體都找到了,一共是四具,血肉模糊。

他從一具屍體旁發現了一把細長鏤空的德國造的狙擊步槍。他揀起來,看了看,還很好,堪稱完美無缺,一點沒炸壞。這種槍支他摸過,但沒有實彈射擊過。中國的偵察兵們也有用類似這種槍的,他也看見他們射擊過,帶望遠鏡瞄準的,火力強,射得遠,精確度又高。一個偵察兵中的狙擊手還教給他如何判讀測距數線,虛弧線跟底線是測距用的,以1.70米為標準身高,虛弧線跟底實線正好將人卡住的虛弧線上刻度數乘以一百就是距離,兩百米左右用最上面的倒V型準星,下面的倒V型準星具體該用哪一個瞄準則是按照每增加兩百米左右距離從上往下數。現在居然得到這種他很羨慕的武器,心裏甭提了有多高興。他將沖鋒槍背在了肩上,將那柄奪命利劍拿在了手裏,摸了又摸。試著向對面山頂上瞄了瞄,看得很遠,他用手到望遠鏡那裏去調了一下,舉起來又再望遠處瞄,真是個好東西!這不用說了。只是不知道裏面有多少彈藥。管它的,跟死人要得了。

現在有了這個東西,遠距離觀測就好多了,也可以遠距離開火,一般的敵人發現不了自己,更打不中自己。他覺得很高興,膽量又壯了一些,覺得自己一直都很有運氣。

從山灣裏摸索上來,到現在他已經翻過了一條山嶺。他記得大致方向,是要到左邊高地去參戰,那麽應該一直是斜斜的往上去。槍聲在那個地方依然響得很熱烈,沒有冷清下來。時間過去那麽久了,看來敵我雙方都打得很頑強。

在密林中大約走了半小時,這一面斜坡很陡,但再也沒有了敵人。走著走著,他發現了一條小路,彎彎曲曲地通向了一個高地。他興奮起來,就要到了,他想。

等到他加大腳步趕上去才發現,這裏還很低矮,更高的山頭多著呢。但顯然,這個高地不是他要去的地方。高地上沒有戰火,戰火在遠處更高的山上紛飛。

但這個高地上有激戰過後的痕跡,看得見的地方到處是彈坑,屍體,殘肢,斷槍……從遺留下來的屍體看,華軍犧牲的人也不少。

敵人一定還有殘存和,他敢肯定。看樣子友鄰部隊是沒來得及鞏固地表陣地,清除坑道,一鼓作氣攻克下來後,就又匆匆忙忙的往前推進了。

管不了那麽多了,既然辛辛苦苦,歷經生死才到了這裏,那就再擴大戰果,多搞死他幾個人,總不能空手無獲,白來一趟!從這裏看過去,高地的樹林中隱約能看到幾間小草屋和環繞高地的戰壕。

楊茂德估計這可能是蘇軍的某處警戒陣地,現在又復活了。這裏的位置視線不是很好,被擋住得太多,他向前借著一棵樹作掩護後用狙擊槍掃瞄,但還是看不到什麽。必須得要繞到高地的右手邊更高一點的去處,往下看才能一清二楚。

正要向那邊過去,突然他看到一個蘇軍士兵端著槍,借著草叢樹木的掩護,小心翼翼的向他這邊摸過來。這人可能是個遊動哨,覺得這邊有動靜,想要過來察看一下是什麽。好在楊茂德眼尖,首先發現了他,兩下隔得又很近,只在不到30米內,如果被他先發現了,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楊茂德眼尖手也快,發現了敵人後,立馬舉起狙擊槍向著來人就是一槍,“嘭”的一聲,那人應聲倒下了。這麽近的距離,他根本不用透過瞄鏡瞄準。

打倒了這個人後他才覺得有點後悔了,白白浪費了一顆原裝子彈。況且剛才也是冒險的,萬一突然沖出來幾個人,沒有沖鋒槍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他趁著敵人還沒有出現的功夫,趕緊換了“波波莎”在手(他的“暴風”式突擊步槍的子彈已經打光了)。

“波波莎”沖鋒槍算是蘇聯早期量產武器中相當成功的例子。該槍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因需求大,零件大多皆為鋼板沖壓成形,焊接及鉚接的技術亦大量使用。和中國沖鋒槍相比,“波波莎”雖然制作粗糙,但顯得更為結實。抵肩部位很好,並不像“暴風”突擊步槍的槍托顯得有些短。通過使槍稍向左傾斜,用左手也很容易操作。彈匣的裝卸、固定都非常方便、快捷。保險看上去似乎不好使用,但操作起來前後扳動很快,而且有效。拋殼非常有力,而且可很快進入射擊狀態或射擊準備,幾乎不後座,槍口不跳起,發射幾百發槍彈幾乎不出故障。相比華軍的“旋風”式沖鋒槍,“波波莎”更適合在蘇聯的嚴寒條件下作戰。因而華軍官兵經常繳獲、撿拾“波波莎”使用,為此中國國防部亦印刷和分發如何使用繳獲的“波波莎”沖鋒槍的華語手冊。所以楊茂德對“波波莎”並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