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雪球”(第3/3頁)

此時,華軍東方白部裝甲教導集群的先頭部隊第1裝甲旅已經逼近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雖然該旅旅長胡璉中將在4月6日和紅軍的戰鬥中身負重傷,但是第二天,他的裝甲師仍然與第3裝甲集群的摩托化第57軍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地域會合。華軍最強大的2支裝甲鐵鉗在此合攏了。同一天,華軍摩托化第24軍占領了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東南的蘇軍陣地。

4月8日,會合後的華軍以3個裝甲師的強大兵力對該城發動攻勢,守城蘇軍被迫撤退。當天,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陷於華軍之手。這座城市的丟失也意味著東方方面軍紅軍部隊的退路被華軍切斷。方面軍的第3、10集團軍大部,第13集團軍一部共計20多個師,其中有11個整師,包括第3、10集團軍的6個師,第13集團軍的3個師,東方方面軍直屬2個師,共計近40萬人的部隊被包圍了。

但就在占領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的華軍為這一勝利而興高采烈的時候,4月9日,在這座剛剛失陷一天的城市大街上,卻突然沖出了一輛蘇軍的“T-28”中型坦克,向著華軍行軍縱隊猛烈開火,導致數輛卡車和炮兵牽引車被擊毀。這輛坦克很快被華軍坦克炮擊中,身負重傷的駕駛員馬立克上士自殺身亡。雖然他的行為不能夠改變紅軍主力被全殲的結局,但作為一個軍人,他的勇敢精神令中國官兵們感到敬畏。

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陷落的當晚,華軍第4、9集團軍在車裏雅賓斯克地域會合。這樣一來,就將包圍圈內的蘇軍進一步分割在兩個地域。緊接著,華軍開始著手消滅被圍紅軍。為此,他們使用了第9集團軍以及接受了第4集團軍兵力的第2集團軍(該集團軍司令部原屬於中國陸軍總司令部預備隊),總兵力達25個師,並得到一部分坦克,摩托化部隊的支援。

被包圍的蘇軍雖然身處絕境,卻仍然在堅持戰鬥。一位中國坦克手在他的日記中作了如下描述:“在城東南的森林中進行著激烈的戰鬥,……俄國人到處硬拼,哪怕只剩下最後一個人……我們看到的是,在被攻占的炮兵陣地上,俘虜的只是個別人。俄國人不是奮戰到底,就是化裝成農民,設法逃離合圍圈……”

在包圍圈中,很多紅軍士兵端著已經沒有幾發子彈的步槍(這往往是他們唯一的武器),聚攏在一起,冒著華軍機槍、迫擊炮、甚至坦克的猛烈射擊,呐喊著發出決死沖鋒。在華軍摩托化第29師的地段上,寧死不降的蘇軍士兵甚至手挽著手,一邊高喊一邊向噴吐火舌的中國機槍前進。蘇軍的主要突破口被選擇在一個名叫索洛夫的小鎮附近的森林,在這裏他們使用了騎兵集群發動沖擊,後來還動用了裝甲列車。但在華軍猛烈火力阻擊下,丟下大片大片屍體的紅軍,最終也未能使被圍的主力部隊打破華軍的包圍。

蘇軍隨後又進行了多次突圍嘗試。他們中很多人被打死,只有部分人員得以九死一生的逃出包圍圈,在夜色的掩護下回到自己人那裏。其中突圍的最大單位是第13集團軍的第45步兵軍。

那些留在包圍圈內的人處境日益艱難。在突圍失敗後,不少部隊被打散,殘余人員進入森林。本來就不多的彈藥物資很快就消耗殆盡,由於沒有預設陣地和有效的指揮,也很難在包圍圈中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在實際戰爭中,一個士兵個人的勇敢在有充足的彈藥、堅固的陣地保障和有效指揮的前提下往往能夠充分發揮,他們會不惜一切的戰鬥到死。而如果失去這些條件,士兵以自身生命為代價的抵抗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他們的抵抗意志無疑也會隨之大大下降。對於數十萬被圍蘇軍中的絕大多數來說也是如此。包圍他們的25個齊裝滿員、裝備精良的中國陸軍師在第2航空隊有力配合下(中國空軍第二教導聯隊的N5“蜻蜓”戰術攻擊機在這次戰鬥中表現尤其活躍),正不斷對包圍圈進行分割和壓縮。在如此嚴酷而絕望的形勢下,被圍蘇軍開始大量被俘,其中蘇軍第12、89和103步兵師的士兵大部分都向華軍投降了。在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刻,什麽“主義”“理想”的東西都沒有用了,剩下的,只是對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