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日本人的援兵(第2/3頁)

敢於直闖“龍三角”,那這支艦隊的指揮官就絕不是一個善茬,肯定會用更為瘋狂、更為出常人預料的方式來尋求殲滅中國艦隊,盡管此時風惡浪急,但日本艦隊絕不會因此而急著返航!

對於楚揚威來說,他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日本人企圖全殲中國艦隊的企圖!

想到這裏,楚揚威明白,自己很有必要和日本人繼續賭下去,而且他現在已經毫無退路了。

強烈的海風呼嘯著刮過,數萬噸重的巨大戰艦有些笨拙的在海上奔行著,用強硬的艦艏撞開了一道又一道的波浪,翻騰出滾滾浪花奮勇前進,留給大海一道寬闊的浪跡。巨浪像是一把把鋒利的刀在吹刮在戰艦上一樣,“刮出”一陣陣嗚嗚聲,如同古代戰場上的低沉的號角聲一樣,而一艘艘戰艦破浪前進的轟鳴聲,則如同一個個重裝步兵齊步行進的“轟轟”聲,預示著慘烈的戰鬥又要降臨了。

“發現敵艦!4艘以上!”了望哨這時再次大喊起來。

楚揚威轉身來到觀察窗前,舉起了望遠鏡,果然看到,在另一側方向,巨浪中出現了道道艦影。

“日本人的軍艦還真是多啊!”楚揚威放下了望遠鏡,冷笑了一聲。

“這回來的不是戰列艦,是重巡洋艦。”張恩銘舉著望遠鏡凝視著日艦出現的位置,仔細看了一會兒,說道。

“來吧!來吧!爺爺今天陪你們玩到底!”楚揚威揮動著拳頭,大吼了起來。

正象張恩銘所說的那樣,這一次出現的,是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編隊。

航行在日本重巡編隊最前面的,是日本海軍“高雄”級重巡洋艦中的二號艦“愛宕”號。

作為被寄予厚望的一款重巡洋艦,“高雄”級重巡洋艦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戰爭,因此它的設計要求很簡單,那就是火力能與中美海軍的重型巡洋艦相匹敵,航速要快,續航力能滿足太平洋作戰的要求。

“高雄”級重巡洋艦可以說是日本“妙高”級重巡洋艦的改良版,除加厚了裝甲,舷側裝甲中火藥庫外的裝甲從原本的一英寸增加到五英寸之外,還采用了英國制的鋼材。“妙高”級的設計者是平賀讓海軍造船中將,在他設計完“妙高”級重巡洋艦後到英國訪問,搜集了英國造船界的很多最新技術。結果誕生了“高雄”級重巡洋艦。

“高雄”級重巡洋艦最大的特征就是它那龐大的艦橋,這一點受到了日本朝野內外一致的批評。為此“高雄”號和“愛宕”號於舞鶴工廠展開了改裝,將前艦橋降低,並將後桅杆向後移,使得艦載水上偵察機能夠有較大的空間來運作。

由於“高雄”級重巡洋艦是在“妙高”級重巡洋艦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基本規格、性能及武器配置與“妙高”級差不多。與“妙高”級最顯著的區別是“高雄”級采用更大的宛如城堡般的艦橋結構,艦橋結構體積是“妙高”級的三倍,因為要容納更復雜的指揮設施以及艦隊旗艦設施,擁有更強的艦隊指揮能力。“高雄”級安裝新式10門雙聯裝203毫米口徑主炮,使用“九一”式穿甲彈,相比“妙高”級裝備的203毫米口徑主炮威力增強,主炮最大仰角70度(實際最大仰角55度)並能對空射擊。炮塔布局形式與“妙高”級相同,第三號炮塔因指向艦橋方向而無法向前方射擊。“高雄”級裝備8門雙聯裝610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與“妙高”級有所不同,魚雷發射管由艦體內的中甲板固定式移到上甲板,改為4座雙聯裝回轉式發射管。由於魚雷發射管占用上甲板,增加了一層掩蔽甲板用於布置高射炮。“高雄”級在兩舷裝備有兩座飛機彈射器,而“妙高”級則只有一座。“高雄”級相對“妙高”級還加強了防禦裝甲,加強彈藥庫防護,可抵禦8英寸口徑炮彈。

由於排水量受到條約限制,而艦橋等上部結構加重,導致出現了復原性下降的問題,而為了節省重量又導致強度不足的情況出現。事實上,“高雄”級雖然是在“妙高”級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但在續航距離與穩定性等方面較“妙高”級差,而且超重情況較“妙高”級更為嚴重。“友鶴事件”及“第四艦隊事件”事故之後,“高雄”級采取了壓載物降低重心的措施,進行了艦體結構加強的改裝。

1938年“高雄”號重巡洋艦和“愛宕”號重巡洋艦在舞鶴工廠進行現代化改裝,艦體增加水下隔艙,加強穩定性和對魚雷的防護;大型化艦橋縮小工程,使艦體重心下降。采用四聯裝魚雷發射管替代雙聯裝發射管。後煙囪與第4炮塔之間的上層建築拆除,原位於後煙囪之後的桅杆向後移到第4炮塔前,上甲板增設遮蔽甲板作為航空甲板供水上飛機停放;改裝高射炮,提高防空能力,改進指揮設施。另外兩艘“鳥海”號和“摩耶”號因戰爭形勢未進行現代化改裝,僅進行了少量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