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蘇維埃鐵甲(第2/3頁)

在蔣廷黻錢端升等“獨裁救國論”者的文章出爐之後,“民主救國論”者的主將胡適接連寫了好幾篇文章回應。其主旨基本一致,即認為在當前的中國,既沒有專制的可能(國民素質太低),也沒有專制的必要(民族國家的成型並不一定需要專制)。胡適之外,贊同“民主救國論”的大有人在。常燕生即宣稱“專制武力統治沒有前途,應該走民主德治之路。”

與蔣廷黻、錢端升等人有所不同,常燕生更關心“既具備武力,也具備道德感召力的政治勢力”即“中心勢力”的五項原則。常氏認為:“切實說起來,中國今日國基之所以不安定,完全因為沒有象普魯士,撒丁尼亞那樣的有歷史背景的中心勢力可以憑借,改良主義所以不能實現,也是這個原因。今日中國要談建國,要談統治,必須先從創造中心勢力入手。一個中心勢力的造成,不是全靠武力能濟事的,所需要的是道義上的力量。一個中心勢力應該使人民仰之如慈母,奉之如嚴師,至少也要使大家覺得彼善於此,這一層若辦不到,根本難望樹立起中心來,而武力統治的政策卻正和這個希望相反,斷難有成。”

常燕生態度鮮明地支持胡適:“我根本贊同胡適之先生‘無為政治’的意見,中國今日已經民窮財盡,人民所唯一需要的是休息,不但任何性質的內戰外戰完全與人民的希望相反,即所謂生產建設也是現時人民力量所擔負不起的。”

“中心實力派……在最初,他應該與地方實力派相約,制定幾條保障民權的大法,這就是葵丘之會的盟約。盟約定後,中心實力派應該首先在自己的領土內切實實行,首先成一立民意的機關,首先做出‘尊民’的榜樣。然後昭告‘天下’,敢有蹂躪民意,遏制民權的,與天下共擊之。如果中心實力派真能這樣做去,我相信各地人民不是全無血氣的,他們一定要團結起來,仗中央的聲威,靠法律的保障,和地方實力派算賬。在地方實力派與人民的權利沖突之中,中央政府可以乘機仗義執言,逐漸削減地方割據勢力的權力,培植民權的基礎,國家的真正統一,只有在這樣民權伸張之後才能實現。武力和專制的結果,只有使人民敢怒而不敢言,地方實力派反得挾持民意以與所謂中央者抵抗,國家是永遠無辦法的。”

出現這樣的“民主與獨裁論戰”,對楊朔銘來說,既有些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作為一個民主國家,能夠出現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觀點,才是正常的現象。

而受西方興起的法西斯主義影響的民主論,則隨著希特勒的去世而聲勢大減。熟知歷史的楊朔銘,對於希特勒之死給全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了解得比任何人都清楚,因而才會說出那樣的話。

“施特拉塞爾雖然對社會主義有認同感,但若是他掌權,德國並不一定會發生‘赤化’。”水井說道,“他和斯大林不是一路人,也許會有一定程度的合作,但不可能走到一起去。”

“但是德國和蘇聯目前在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合作卻日益緊密。”江雪瑩說道,“我聽說蘇聯人已經建立了一支坦克部隊,規模已經超過了我國。”

“這一點我們需要特別注意。”楊朔銘明白江雪瑩在提醒自己需要注意蘇聯方面的動向,點了點頭,“將來主宰陸地戰場的,就是這鋼鐵洪流。”

在結束了會議之後,楊朔銘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他記起了剛才江雪瑩說過的話,打了一個電話,不一會兒,一位情報軍官將有關蘇聯坦克部隊現階段情況的情報送了過來,並附帶有一些照片。

接過文件之後,楊朔銘將它們打開放在了桌子上,他並沒有急於去看文字的內容,而是將目光集中到了那些照片上。

楊朔銘拿起一張照片看了起來,照片上是一輛有著圓形炮塔的輕型坦克。

熟悉各種歷史上的武器裝備的楊朔銘,不用看說明,便認出了這輛坦克的型號。

這是一輛蘇聯代號為“БТ-2”的快速輕型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蘇俄用內戰中繳獲的坦克建立了一批坦克支隊,後來合編為坦克大隊。1929年,蘇聯軍事委員會通過了一項決議,決議指出由於“裝甲武器是一種新式武器,我們對它無論在戰術運用上(單獨使用或與步兵、騎兵協同使用)或是最有利的組織形式上都沒有充分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在1929年至1930年組成常備試驗機械化部隊。”與此同時,蘇聯著手研制中型坦克,主要用於伴隨步兵作戰。後來,受德國裝甲兵運用理論的影響,蘇軍逐漸擺脫了坦克兵單純伴隨步兵作戰的觀點。

由於歷史傳統的原因,蘇聯一直重視輕騎兵的作用,所以要求坦克具有很高的速度。1925年,蘇聯向美國購買了兩輛“克裏斯蒂”高機動性坦克,並於1926年在沃羅涅什進行了廣泛的試驗,同年設計了一種基於“克裏斯蒂”坦克的簡化型坦克,稱為“БТ-1”快速坦克。1926年底又設計出了“БТ-2”快速坦克,經試驗後,在1927年1月該坦克獲準批量生產。雖然“БТ-2”快速坦克是蘇聯坦克發展的明顯進步,但該坦克的性能仍然不能滿足蘇聯軍方的要求,因此後來又研制了“БТ-3”和“БТ-4”兩種車型,主要改進在武器部分。1927年底,蘇軍提出研制另一種“БТ”快速坦克,要求該車不僅要火力強,而且要通過采用本國研制的新型發動機來提高機動性,這種車即“БТ-5”快速坦克,裝有一門45毫米火炮和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1928年,蘇軍又提出重新設計“БТ”坦克,要求將車體裝甲改用焊接裝甲,並加大裝甲板傾斜角度,以增強防護力。1928年10月設計出“БТ-7”快速坦克,該車采用新設計的炮塔,安裝一門45毫米火炮和2挺7?62毫米機槍,還換用了發動機,使機動性有明顯提高,裝甲防護也有所加強。БТ快速坦克經過多次改進,已經具有現代坦克的特點了。為了滿足不同作戰任務的需要,蘇聯人在該車基礎上發展了多種變型車,主要有“БТ-3”坦克架橋車,“БТ-5A”火力支援車,“БТ-5-OT”噴火坦克,“БТ-5Y”指揮車,“БТ-7A”火力支援車和“БТ-7Y”指揮車等。而“БТ-7”的設計經驗成功運用到了更新型的“T-34”中型坦克上,因為從“T-34”坦克身上明顯可以看到“БТ-7”的影子。“БТ-7”坦克的高速度是依靠奇特的“輪履方式”實現的,公路行駛時使用輪胎方式,越野行駛時使用履帶方式,不過這種復雜的輪履結構造成相當程度的使用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