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神秘文稿(第3/3頁)

“液體發動機的循環方式和燃燒室室壓和噴管設計很影響比沖值,但是最影響發動機比沖的卻是液體燃料。比沖更高一些的是煤油燃料和酒精燃料,主要的特色是廉價,同時無毒,適合液體發動機使用……”

馮天明看完了這篇名為“液體火箭發動機工作原理”的文章之後,掩卷長出了一口氣。

“想不到竟然有人更早的總結了這麽多寶貴的經驗。”

馮天明自言自語的說著,臉上不由自主的現出了一絲難以置信的神色。

他很難想象,會有人這麽早的進行了如此多的試驗,並總結出了這麽多寶貴的數據和資料。

只是他現在根本不知道,這些東西,決不是先人所寫。

同樣的夜裏,在北京城的另一個角落裏,一個人也和他一樣,在燈下快速的寫著什麽。

“太晚了,將軍還不休息嗎?”曦雪看到楊朔銘停下了筆,象是在那裏出神,忍不住在他的身後說道。

“我還得一會兒,你要是困了,就先去睡吧,不用陪我了。”楊朔銘回頭看了看她,微笑著說道。

曦雪看到他沒有休息的意思,似乎有些生氣,她上前來到了他的身邊,將他剛剛寫好的一些稿子拿到面前看了起來。

“今天我是想和大家說說我近來思考的一個問題,即人才的培養問題。我想說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養問題,而是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問題。我認為這是我們國家長遠發展的一個大問題。”

“今天,無論政府還是民間,都很重視科技創新問題,投了不少錢搞什麽‘創新工程’、‘創新計劃’等等,這是必要的。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創新思想的人才。問題在於,目前的中國,還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都是些人雲亦雲、一般化的,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東西,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一直是這個樣子。我看,這是中國當前的一個很大問題。”

“最近我讀美國的《語絲》雜志,看到上面講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情況,使我想起我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所受的教育。”

“麻省理工學院在當時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覺得沒什麽,一年就把碩士學位拿下了,成績還拔尖。其實這一年並沒學到什麽創新的東西,很一般化。但在麻省,創新的學風彌漫在整個校園,可以說,整個學校的一個精神就是創新。在這裏,你必須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們競賽,才能跑在前沿。這裏的創新還不能是一般的,邁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會被別人超過。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別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裏的學術氣氛非常濃厚,學術討論會十分活躍,互相啟發,互相促進。我們現在倒好,一些技術和學術討論會還互相保密,互相封鎖,這不是發展科學的學風。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別人趕上來。所以我到麻省理工學院,一下子腦子就開了竅,以前從來沒想到的事,這裏全講到了,講的內容都是科學發展最前沿的東西,讓我大開眼界。”

“在麻省,我本是學習機械專業的,但我的老師鼓勵我學習各種有用的知識。我到物理系去聽課,講的是物理學的前沿。生物系能聽到關於遺傳學的最新教程。化學系的課我也去聽,課堂上講的也是化學的前沿。我參加化學系的學術討論會,一點也不受排斥。麻省理工學院有許多大師,也不乏個性出奇的怪人,他們決不隨大流,敢於想別人不敢想的,做別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說好的東西,在他看來很一般,沒什麽。所以我說,沒有這種精神,怎麽會有創新!”

“麻省理工學院給這些學者、教授們,也給年輕的學生、研究生們提供了充分的學術權力和民主氛圍。不同的學派、不同的學術觀點都可以充分發表。學生們也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學術見解,可以向權威們挑戰。過去我曾講過我在麻省理工學院當研究生時和一些權威辯論的情況,其實這在學院裏是很平常的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術風氣民主而又活躍。我們這些年輕人在這裏學習真是大受教益,大開眼界。現在我們國內有哪一所大學能做到這樣?大家見面都是客客氣氣,學術討論活躍不起來。這怎麽能夠培養創新人才?更不用說大師級的人才了。”

“有趣的是,麻省理工學院還鼓勵那些理工科學生提高藝術素養。我記得,當時好多研究小組的頭頭就是一邊研究題目,一邊學習繪畫,有的人後來還成為著名的抽象派畫家。我的老師迪克特教授聽說我懂得繪畫、音樂、攝影這些方面的學問,還被美國藝術和科學學會吸收為會員,他很高興,說你有這些才華很重要,這方面你比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