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不當聖人(第3/4頁)

江雪瑩知道他扮出這種表情是因為什麽,臉上不由得現出了羞慚之色。

“北京的天氣真冷。”楊朔銘的目光望向遠方,輕聲說道,“不過,我想現在的俄國,應該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了。”

“我可不想讓中國也變成那個樣子。”江雪瑩想起了“冰火”告訴她的關於“俄國十月革命”的見聞,不由得握緊了拳頭,“那不是革命,是屠殺。”

“放心吧,我絕不會讓這種情況在中國出現。”楊朔銘轉過頭望著她,意味深長地說道。

“你剛才說你過一陣子就要離開北京了,是去南方督師嗎?”江雪瑩想起了剛剛楊朔銘說過的話,立刻問道。

“差不多,”楊朔銘點了點頭,“又得了個南直隸巡閱使的職位。”

“恭喜恭喜,總算又拿到兵權了。”江雪瑩的眼睛一亮,但想到楊朔銘將要兵鋒所指的地方,她的目光又變得黯淡下來。

“希望你這一次,不要大開殺戒。”江雪瑩說道,“有些人只是受了蒙騙,只要讓他們知道真相,他們是會改正錯誤的。”

“我盡力。”楊朔銘明白她的意思,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盡管他的話說的十分誠懇,但江雪瑩還是感覺到了一絲異樣。

“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你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和我們差不多一樣,充滿了激情和理想,還有人文情懷的年輕人。”江雪瑩看著楊朔銘,猶豫了一下,還是把心裏隱藏多時的話說了出來,“可現在,我感覺,你好象有些變了。”

“我都哪些地方變了,能告訴我嗎?”楊朔銘的身子略略前傾,有些好奇地看著她,問道。

“你似乎也喜歡上擺弄這些陰謀詭計了。”江雪瑩想起了最近自從報上刊載了那些消息之後,民間的輿論風向所起的變化,輕聲說道,“是不是再好的人,只要從事了政治,就都會沾上政客的劣根性?”

“想知道我從什麽時候開始,發生這些變化的嗎?”楊朔銘明白她在說什麽,他緊盯著她的剪水雙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這當中的原因,你想知道嗎?”

“你說。”江雪瑩迎上了他的目光,雖然她並沒有感覺到他的目光和剛才有什麽變化,但還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哆嗦。

“就是在美國和日本人談判的那一次,他派人來殺我的時候。”楊朔銘平靜地說道,“從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我沒有辦法再去當聖人了。”

“你,韻芝,還有大家,是我到這個時代以來,最早認識的人。”楊朔銘緩緩說道,“你們大家對我來說都很重要,我要想不讓你們和這個國家一道滑入黑暗的深淵,就不能去當聖人。”

聽了他的話,江雪瑩垂下了頭,她現在已經明白了楊朔銘話裏的意思,但對他為什麽要說“來到這個時代”,卻感到有些不解。

“自古以來,聖人都是死人。”楊朔銘苦笑了一聲,“人死了才能成聖,我現在還不想死,也不能死。”

江雪瑩幽幽嘆息了一聲,重新擡起了頭,目光又恢復到了平日的從容和淡定。

“祝一切順利。”她舉杯對楊朔銘說道,仿佛忘了手中的是茶杯而不是酒杯。

新華宮,議事堂。

“……自國體問題發生後,群情惶駭,重以列強幹涉,民氣益復騷然,全謂大總統兩次即位宣誓,皆言恪遵約法,擁護共和,皇天後土,實聞此言,億兆銘心,萬邦傾耳。記曰:‘與國人交,止於信。’又曰:‘民無信不立。’今失言背誓,何以禦民?比者代表議決,吏民勸進,推戴之誠,雖若一致,然利誘威迫,非出本心,而變更國體之原動力,實發自京師,其首難之人,皆大總統之股肱心腹,蓋楊度等六人所倡之籌安會,煽動於前,而段芝貴等所發各省之通電,促成於繼,大總統知而不罪,民惑實滋。查三年十一月四日申令,有雲:‘民主共和,載在約法,邪詞惑眾,厥有常刑,嗣後如有造作讕言,紊亂國憲者,即照內亂罪從嚴懲辦’等語。今楊度等之公然集會,朱啟鈐等之秘密電商,皆為內亂重要罪犯,證據鑿然,應請大總統查照前項申令,立將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及朱啟鈐、段芝貴、周自齊、梁士詒、張鎮芳、雷震春、袁乃寬等七人,即日明正典刑,以謝天下。更為擁護共和之約言,換發帝制永除之明誓,庶幾民議頓息,國本不搖。堯等夙蒙愛待,忝列司存,既懷同舟共濟之誠,復念愛人以德之義,用敢披瀝肝膽,敬效忠告,伏望我大總統改過不吝,轉危為安,否則此間軍民,痛憤久積,非得有中央擁護共和之實據,萬難鎮勸。以上所請,乞以二十四小時答復,謹率三軍,翹企待命。開武將軍督理雲南軍務唐繼堯,雲南巡按使任可澄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