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無奈的慕容丹(第2/2頁)

老弓匠今年已經五十多了,在東胡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工匠。而老弓匠則是其中最為接觸的代表,他做的弓堪稱東胡弓的最好水準。等閑人家,難求一張。

千百年來,東胡人都是漁獵遊牧並重的民族。他們生活在老哈河(遼河上遊)流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的用弓箭的歷史非常悠久,悠久到幾乎無法考證到底有多久的地步。既然靠山吃山,他們用的弓弦自然是比較容易獲得的皮弦。這種弓弦的好處是容易大量獲取,制造簡單造價低廉。

但這種皮弦也有一種絕大的弱點,那就是到了冬季尤其是嚴寒的三九天滴水成冰。皮弦因為氣溫低便會發硬,這直接導致了冬季裏東胡人的戰鬥力。許多東胡勇士,不得不用長矛標槍來對付老林子裏兇悍的野豬等猛獸。死傷累積!

老弓匠的一大創舉就是用獨特的秘藥浸泡弓弦,這樣的弓弦即使在最嚴寒的時候,也不會特別發硬。使用起來如夏日一般順手,這也是慕容拓跋敢於在冬季出兵的主要原因。可以說,老弓匠開創了東胡弓箭歷史上的一個新的紀元。

慕容丹特地派人將老弓匠從後面的輜重營請來,就是要研究一下仿制雲家這種超級弓的可行性。如果東胡勇士都裝備上這種弓,將會極大的增強東胡勇士的戰力。

“老弓匠,這種弓您能做得出來麽?”老弓匠把玩著手中的復合弓,不時撥弄一下弓弦久久不語。急不可待的慕容丹,終於忍不住問道。

“咱們的弓直的弓臂手裏不均勻,這就導致了拉開咱們的弓需要很大的力量,而且準確性也不怎麽好。

這種弓就不一樣,它很好的分散了力量,使得拉力平均的分散在弓身上。而且這兩個小輪子,使得拉弓的力量進一步減小,拉力只有原先的三成左右。老夫相信就算是你,也可以輕輕松松的將箭矢送出三百步遠。”聽老弓匠這麽說,慕容丹的眼睛裏全是小星星。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這一次真的是找對了人。

果然,老弓匠再度撥弄一下弓弦道:“弓老夫做得出來,只是……”

慕容丹一聽只是,心底立刻一緊趕忙問道:“老弓匠,這種弓可關系到東胡能不能打贏這場仗。您務必要造出來啊!”

“小丹兒,不瞞你。這弓雖然老夫造得出來,可老夫造不出來這弓弦啊!”老弓匠嘆了一口氣有些頹然的道。

慕容丹瞪大了眼睛,她沒想到弓弦居然是問題。老弓匠最厲害的,不就是解決了困擾東胡多年的弓弦問題麽?

“你來看,這弓弦明顯是多股極細的金屬編織而成。這種弓箭極度耐磨,而且更夠為弓提供巨大的力量。別說咱們沒有這樣的金屬,就算是有咱們也造不出來這種弓弦。若是換上咱們皮弦,恐怕射程和殺傷力都會大打折扣。說不定只能射出原來距離的七成。”老弓匠嘆了一口氣,戀戀不舍的將手中的弓放在車廂上。

經過漁老和耿師傅多年不斷的鉆研,加上雲玥這個二把刀的助力。雲家終於研制出了金屬拉絲技術,雖然強度與韌性無法與後世相提並論。但在戰國年月,絕對屬於高科技產品。老弓匠可以仿制復合弓的弓身,但這弓弦他是萬萬仿制不出來的。

慕容丹有些沮喪,可老弓匠說他做的弓能發揮出這弓的七成。這讓慕容丹又有些興奮起來,即便是七成也比現在東胡人用的弓強上許多。

“那就仿制出來,用咱們的皮弦也行!”慕容丹急切地說道。

“哎……!小丹兒,老夫還沒有說完。這種弓用的木材,若是老夫沒有看錯用的是大西北特有的胡楊木。這種木,木質堅硬有千年開花千年結果千年生長,千年不死的傳說。咱們東北的興安嶺裏面最多的便是松木,沒有這種幹旱條件下生長的胡楊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