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風起巴拿馬(第2/3頁)

新華同樣不好受,雖然沒有具體的數字,但潘興很清楚,他們至少也付出了10萬左右的傷亡代價,其中超過半數都是感染了瘧疾等熱帶疾病,據波哥大的情報員說,每天都會有大量士兵回到哥倫比亞接受治療。

沒有人喜歡這樣的爛仗,比起爽快的對俄和澳大利亞,新華其實同樣不好受,所以他相信李默也不喜歡這樣打仗,可此時雙方誰也沒有了回旋余地,雨林地帶天生不適合玩機動戰,大家都必須咬著牙在外面這片雨林中絞殺下去。

美國擁有補給和地利優勢,新華擁有武器和裝備優勢,將它們全部混入雨林後,實際上是相等的,之所以美國傷亡較大,那主要是因為新華掌握了天空,但天空打不贏戰爭,尤其是這種茂密的雨林區,除非他們把樹木全砍光了,要不然大家就只能在泥漿和悶熱中一起煎熬直至結束。

何況從軍事角度看,運河和運河四周的湖泊島嶼,本身就是最佳的天然屏障,想要過河不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根本不可能,所以他是願意看到這場絞肉機的,可問題是上層最近出現了搖擺,國內巨大的壓力開始讓很多人加入了反戰行列。

“那些白癡!”

走進辦公室關上門後,潘興的表情不僅沒放松下來,反而更加凝重,放棄巴拿馬,就意味著美國從此將成為大西洋國家,而不是兩洋國家!

看完了幾份戰報後,潘興走到了地圖前,問道:“喬治,你覺得我們還能守多久?”

喬治.馬歇爾被問的一愣,守多久?這他哪裏知道,要知道他只是位剛調來的少校,負責後勤,根本不是一線軍官。

但既然潘興中將詢問了,他立刻說道:“中將,我不知道能守多久,但我知道,巴拿馬城是我們必須死守的地區。”

潘興點了點頭,他對這位做事一絲不苟的少校很滿意,雖然他的回答含糊,但卻道出了關鍵,巴拿馬城是美國在運河南岸最後的據點,失去了那裏,運河就等於被截斷了。

巴拿馬運河對美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這裏是必須死守的地區,連原本沒關系的英法都不敢言輕易放棄,所以才會主動派來艦隊守護加勒比海入海口,但問題是他們也不敢過分靠近運河,因為此時的天空已經被新華掌握,它們的飛機很輕易就可以覆蓋大半個巴拿馬,就連這裏都遭到了多次轟炸,要不是雨林遮擋,說不定早就被夷為平地了。

可這樣消極防守下去也不是辦法,新華前鋒部隊已經推進到了馬凳湖,距離運河只有一步之遙,加上每天都有數十架飛機狂轟亂炸,那裏的駐軍求援電報比加拿大的雪片還要多!

怎麽辦呢?如何才能打破這種局面呢?

可以預見,隨著澳大利亞進入了後期穩定階段,肯定會有大量部隊被調往南美和西海岸,尤其是駐紮在夏威夷群島的軍隊數量據說已經超過了50萬,這股力量已經成為了懸在美國和巴拿馬頭頂上的利劍。

而且新華最近還向科隆群島和厄瓜多爾增派了軍隊,預計一個月的適應訓練後就可以從兩地進入哥倫比亞,那時巴拿馬將面臨更加嚴重的威脅!

潘興皺了皺眉,目光一遍遍從運河南面溜過,忽然間,他的目光開始慢慢往下移,當看到哥倫比亞時,腦海裏忽然閃現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可還沒等他繼續多想,參謀已經敲開了大門。

“將軍,剛剛收到了華盛頓轉來的消息,羅馬尼亞……”參謀停頓了一下後,將電報遞給了潘興:“發生了革命!”

潘興飛速接過電報,旁邊的馬歇爾也不禁凝了下眼神,心頭湧起一股難以形容的感覺,就仿佛身體內又有什麽東西被挖走了一樣。

羅馬尼亞要退出了!

其實羅馬尼亞退出並非沒有征兆,俄國國內爆發了革命,愚蠢的以土地換和平退出了戰爭後,德國、奧匈、保加利亞就開始猛攻羅馬尼亞,由於海峽無法打通,協約國根本無法支持黑海,小小的羅馬尼亞倒下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高層很清楚,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甚至是法國都出現了革命的苗頭,原本奧匈也有革命的趨勢,但隨著巴格達鐵力開通,物資源源不斷運入,已經得到了初步控制,再加上現在澳大利亞失敗,協約國取勝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小,這股暗潮也開始變得愈加洶湧起來。

馬歇爾心底嘆了口氣,可本以為潘興將軍會大發雷霆,卻沒想到他對這個重大消息仿佛充耳不聞,似乎早已知道了會是這個結果。

將電報放在了辦公桌上後,潘興忽然擡起了頭:“喬治,英國艦隊還需要多久才能抵達?”

“2艘聲望級戰列巡洋艦已經抵達了邁阿密,正在那裏等到後續的7艘戰列艦,預計10天後將全部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