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處理朝鮮和大清(第2/4頁)

時代在隆隆的炮聲中不斷變革。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如果不是回到這個年頭,李大少爺的全身本事都發揮不出來,而這也是個最壞的年代,身為華人,要想在這個時代裏闖出一番天下,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和金錢,還需要無數人拋頭顱灑熱血。

英國人明白海權的重要,所以他們沿著海岸線造滿了船廠,美國也明白,東海岸林立的煙囪和船塢就是寫照,意大利,法國,德國,奧匈帝國乃至俄國,都在傾盡全力。

要想參與到這場競爭,讓世界承認你,靠筆杆子,靠手裏的步槍是不行的,必須靠艦炮,靠裝甲,靠這些龐大的鋼鐵身軀。

馬漢用他的筆和思想,為這場日益高漲的海權競爭拉開了序幕,他的狂熱追隨者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和他的表親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是鐵杆的大海軍崇拜者,尤其是後者,在失敗一場戰爭後,不但不總結教訓,反而滿世界采購軍艦,叫囂著要把夏威夷徹底炸沉。

日本投降了。

這個歷史上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依靠著瘋狂賭博式崛起的國家,記憶中曾給這片大陸帶來了多大的傷害,但撇開這個感情,你必須得承認,正式因為他們重視海權,舉國造艦才有了後世的日本,才能在戰敗後依然執著的崛起於世界。

當後世共和國幾代人苦苦執著於突破島鏈,當一艘艘外國軍艦耀武揚威的出現在你家門口,才會讓人知道海軍的含義只有回到這個時代,參與到這場競賽中,你才會明白那段慘痛黑暗甚至是缺失的歷史時間,為這個民族帶來了多大的遺憾。

是的。

毫無疑問,龐大的陸地疆域,束縛了走向深藍的腳步,因為每一個掌管這麽大土地的執政者,都必須考慮大陸的安危,尤其是北方還有一支龐大的北極熊威脅的情況下,優先選擇大海軍顯然是不現實的。

但此刻不同,雖然李默控制的疆域同樣遼闊,但幾乎全都在艦炮的範圍內,而地廣人稀的東北三省,和被暫時捂住了的呂宋各島,又都有非常豐富甚至是令人眼紅的資源,這就給了他充實海軍的最好機會。

漫步在修建中的造船廠區內,李默甚至覺得此刻就考慮清朝問題太早了,一旦真的揮軍進入大清,龐大而繁雜的事務無疑會分散他對大海的狂熱和追逐。

不過這件事目前考慮還是太久了,目前的當務之急不是加快船廠建設,也不是繼續擴充海軍,而是要盡快的建立一個完善的政權來管理目前的疆域。

好在這事李恩富和唐紹儀這些人比自己積極多了,反倒是攬走了大部分活,尤其是人事構架,司法等等,幾乎都被他們包攬了,自己除了每天聽聽報告,做做建議外,倒成了最大的米蟲,所以他才會把陳大參謀長從繁重的戰後日常工作中拉了出來,陪他一起來視察大連船廠。

要說對船廠最積極的肯定莫過於海軍了,陳平也出生於海軍,所以立即把工作扔給了滿臉苦笑搖頭的張作霖等人,加入了“考察”之列。

“我說元壽啊,早上出門時沒見你那麽開心啊?”

李大少爺扭過頭,瞪了眼正從幾位工程師那裏了解船廠進度的陳平,這家夥自打出了總參大門就笑呵呵地,仿佛今個出來是多大件喜事般,不就是一個船廠嗎?

李默怎會知道,這幾天陳平都快被煩死了,西鄉從道正式被日本天皇任命組閣後,幾十萬日軍正在放下武器,由於日本喪失了全部海上運輸能力,不得不依靠海軍的幫助把這些武器彈藥全給運回來,雖然是比結結實實的財富,但也可以看出,西鄉從道的確是個很務實的家夥,知道此刻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駐朝日軍也在放下武器等待回國的路上,按照協議這都是要靠海軍幫助運輸的,再加上日本還不穩定,需要安排日常海上巡邏,戰後各艦的維修,補給以及呂宋密克羅尼西亞和馬紹爾群島的日常巡邏,籌建特魯克基地等等事宜,都需要規劃和調整。

而且陸軍也要調整,朝鮮各部隊除了將在仁川駐紮一個團外,其余也都要退回來重新回到各自的防區,如果不是日本戰敗的興奮,估計早把他這位總參謀長累趴下了。

打仗同意善後難,的確是非常有道理,所以趁陪李默的機會出來透透氣機會,總算是放松了一把,何況大連船廠和同樣在興建中的葫蘆島船廠,將是未來的主要造船基地,一旦等全部建設完畢,檀香山和琉球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難得出來嘛,少爺您心情也不錯哦?”陳平打了個哈哈,笑道:“是不是家裏四位少奶奶讓您頭疼了?”

“滾蛋。”

李默虛踢一腳,也是長長出了口氣,原本這段時間該是他籌備婚禮的時候,但上次自己提出一夫一妻後,顯然是鬧了個笑話,他的思想還停留在了後世沒轉彎回來,而且當時大家也被這個問題弄得愣住了,沒有仔細考慮唐紹儀就回答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