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山海關外的炮擊聲(第2/4頁)

但想要引開這股禍水又談何容易,所以他才拋出了這個合約,率先把德國人的注意力從垂涎的青島暫時撤開,用更大的東北來引誘德國。

當然,德國為了得到東北又能吃下大單,就要像陳平所說,先履行合同,等到兩家開戰後立即倒向日本,幫助打敗太平洋軍。但問題是,德國在遠東力量太薄弱了,缺乏一個前沿基地,又不像英國在遠東有一支強大的艦隊支持,而且短時間還無法改變,所以只能等日本海軍回國,在和太平洋艦隊決戰開始後,趁機投入他們的那支小的可憐的遠東巡航艦隊。

但真的會有決戰嗎?

李默嘴角掛起了一道弧線,看著靠上碼頭的郵輪甲板上靚麗的身影,微笑著走陳平身邊走過,輕輕笑道:“我已經通知了李先生,務必要把青島和煙台設為通商口岸。”

擦肩而過時傳來的這句話,頓時讓陳平眼睛猛地亮起了來,這兩個地方的確既適合海軍駐紮也適合陸軍,但如果這兩地握在了自己手中,德國人除非立即和太平洋軍開戰,或者去找控制威海衛的英國人麻煩,要不然就無法立足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的膠東半島。

可是還有個問題,陳平急急追了上去:“少爺,那我們在德國訂購的兩艘戰列艦會不會再次被扣押?”

“兩艘戰列艦,不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李默忽然扭過了頭,爽朗的笑了起來:“很快,全世界都會看到。”

……

山海關,前軍大營內,長順望著趕來督軍的軍機大臣李鴻藻和直隸總督榮祿,面如黑棗。

從直隸山東等地趕來的援兵到的七七八八了,但原本答應出兵的蒙古卻又變卦了,不過這並不是他們發呆的原因,而是這支源源不斷抵達的部隊,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了。

五萬余人,裝備火槍的不到五千,更多的還是大刀長矛,這五千支槍還是當初劉盛休退回來時銘軍的,至於大炮更是別提了。

從目前來看,太平洋軍進駐奉天海城一線的大約有五千人,五萬對五千,從人數來看是夠了,但這五千人卻是人人配著火槍,而且還有至少五十門大炮支持。

尤其是聽聶士成說,太平洋軍不僅有火炮,還有一種威力奇大的掌心雷,甩出後比炮彈都弱不到哪去,這要是打起來,自己這支雜牌軍恐怕跟送死沒什麽兩樣。

“可能不去嗎?”長順瞄了眼旁邊的李鴻藻和榮祿,心底猛地一沉。

聶士成回山海關後不到三天,便被以通敵的罪名遣往北京看押,他手底下的兩千號跟隨著太平洋軍一起打過俄國的手下,也紛紛散去,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壽山兩兄弟的帶領下投靠了太平洋軍,他們的離去更使得大軍人心惶惶。

可皇上已經三番四次嚴旨要求立刻收復奉天,但面對武裝到了牙齒的太平洋軍,這一仗該如何打呢?長順心裏沒底。

但要是遲遲不打,恐怕自己這個新任的奉天將軍也做到頭了。

旁邊的李鴻藻和榮祿心頭也都被接連不斷的聖旨攪得心緒不寧,不打就是抗旨可打呢?能贏嗎?

“長順將軍,吾等兩人不通軍務,不過這如今皇上和老佛爺都在瞪著咱們的消息,上海那邊的談判也僵著呢,你看是不是先打打看?他太平洋軍也不是銅澆鐵鑄的,能打贏一兩仗的話,我們三人也說得過去。”

“是啊,此戰無論如何都必須打,只有打過此戰,才能配合各國施壓太平洋軍,逼他們退出奉天和遼東。”榮祿連忙說道。

長順點了點頭,打是必須要打的,既然如此還不如早點出擊,時間拖得愈久反而不利於大軍,更省得軍中人心惶惶。

想到此處,剛要招呼人去傳令,就聽到帳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不到一會親衛來報,太平洋軍送來一份書函,還指名道姓要他親啟。

送信來幹什麽?

長順看了眼旁邊的榮祿和李鴻藻,急急的拆開信後,只瞅了一眼就臉色大變,喝道:“快,備馬。”

……

“準備好了?”

山海關南的渤海上,兩艘懸掛著血雲龍爪旗的戰列艦和兩艘重巡早已一字排開,遠處一艘驅逐艦悠閑地來回遊弋,像是再看一場好戲。

小雨瀝瀝,使得多日來的暑氣一消而散,雨絲中季濡山從位於艦艉的主炮前走過,看著炮塔內早已準備妥當的炮組,滿意的點了點頭。

“已經準備好了,信件也已經送到對方手裏,不過清軍中軍大營距離我們有一萬米,距離太遠了,只能打到七公裏外的左營位子,而且這種距離上精度不能保證。”參謀連忙遞上了炮擊計劃。

季濡山接過計劃並沒有翻開,而是呵呵一笑:“夠不夠得著沒關系,主要是讓清軍知道,他們……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