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民主基金會(七)(第3/4頁)

看來心懷不滿的年輕同志們在這“唐僧念經”般喋喋不休的政工同志面前敗下陣來,那些人中為首的那位舉手要求發言,得到準許後,他說道:“我們匈牙利共產黨不會試圖急於組建國有農場,而是盡可能先完成給農民分地……”

“唐僧”好像沒有放過年輕的打算,匈牙利“革命不是單純的理想,若是沒有實質的未來,人民憑什麽相信我們?在描述未來上,教會可是騙了大家上千年。我們自己就是人民的一員,我們不能脫離群眾。人民需要的是土地,以及穩定擁有土地這個生產資料的未來。這絕不是落後的想法,這是現實的存在。我們民朝的人民之所以不追求土地的所有權,是因為他們知道制度保障他們對土地的使用權。”

匈牙利共產黨的代表們放棄了與民朝民主基金會進行思想上對抗的打算,這些人最後表示會和人民的需求站在一起。

就在斯洛伐克共產黨代表忍不住在心裏面笑匈牙利共產黨人的窘態時,民朝的代表轉過頭就提及了斯洛伐克共產黨們的難處,“泛斯拉夫主義的直接目的,是要建立一個由俄國統治的從厄爾士山和喀爾巴阡山脈直到黑海、愛琴海和亞得裏亞海的斯拉夫國家。斯洛伐克也有不少認同這個泛斯拉夫主義的人。”

奧匈帝國被稱為民族大監獄,斯洛伐克人中認同泛斯拉夫主義的人不少,甚至在斯洛伐克共產黨中也不乏有人同時認同泛斯拉夫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被人直接捅到不爽的位置,這些斯洛伐克共產黨人中好些人和方才的匈牙利共產黨成員一樣變了臉色。

民主基金會的政工人員根本不在乎,還是繼續講下去,“民間的泛斯拉夫主義出發點基本是反對民族壓迫,但是在共產黨看來,現實中的問題並不簡單。俄國和很多所謂的斯拉夫貴族們想利用這個旗幟作為他們牟利的手段。在未來有可能出現的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中,我們要反對的是民族劃分。語言、文字,這些都是工具,而不是用來證明誰更高貴的標準。人類社會的進步靠的是生產力發展,任何無助生產力發展的區分,從長期或者短期來看,都是有害的。你是斯洛伐克人,你是匈牙利人,你是克羅地亞人,這種認知的基礎是,你們都是這個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只是你出生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你的祖上很久之前在哪裏。這些都不能當成否定人民共和國的理由。這是共產黨的基礎。”

不僅在匈牙利或者斯洛伐克,在整個外萊塔尼亞都有這樣的共產黨組織在活動。帝國的探子,貴族的私兵,都在試圖能夠挖出這些共產黨份子,有些努力成功了,但是大部分努力都沒能成功。隨著冬天的降臨,天寒地凍,這些老爺們的走狗也因為怠惰而放松了努力。只是樹欲靜而風不止,1898年初,歐洲的經濟危機全面爆發。

農民破產,工人失業,這樣的慘狀引發了大英帝國沒錢民眾遷往北美的新高潮。大英帝國的國會通過法令,在更名為維多利亞的前華盛頓城設立大英帝國的北美國會。這個國會與設在唐寧街的國會一起,四年一輪換。這做法看著有“西狩”的味道,實際上大家都知道英國在嘗試遷都。

大多數富人都留在大英帝國大不列顛省,奢侈品還能以倫敦為市場,針對窮人的商品卻找不到顧客,於是讓歐洲經濟更糟糕。歐洲經濟越糟糕,英國沒錢人就越西遷,反過來讓市場進一步萎縮。

在這樣的哀鴻遍野中,唯一亮點大概是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招收在非洲駐紮的武裝力量。大票歐洲人員想方設法的前去應征。兩萬八千人的名額,一家夥有十萬人去應征。到了非洲,這幫白人才明白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在非洲開創了何等“盛況”。

1885年的柏林會議上,比利時國王奧波德二世得到“自由剛果地區”,將其轉為自己的私產。在這片“私有土地上”,奧波德二世禁止私人購買貴重產品,特別是橡膠、象牙;規定土人要用橡膠和象牙納稅,此外還要交其他實物賦稅。

尤以繳納橡膠稅一項最為殘酷,因為它沒有固定的數額,而由殖民機關或官吏任意規定。土人為了交付橡膠,必須四出采伐,橡膠林很快被采盡;凡是不能完成橡膠稅的黑人,都被奧波德二世找來的黑人部落武裝砍手。一次“收稅”後送上幾十籃子的斷手是家常便飯。

除了挑動黑人互相殺戮之外,殖民者還把采集橡膠的土人當作“活靶子”進行射擊。人們把這種橡膠稅稱為“鮮血染紅的橡膠稅”。土人被強征築鐵路,大批死於疾病、饑餓和槍托、皮鞭之下,不少人逃離工地。叢1885年到1898年,不過12年多些,剛果地區的黑人人口剩下不到之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