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生命的出路(七)

南京有好多王府改建成的博物館,例如洪秀全居住的天王府就變成了太平天國博物館。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出身不低,他曾經好幾次進到過皇宮裏面參加活動,對於中國樣式的王府,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更多的是好奇而不是驚艷。和看著就古舊的建築相比,倒是前王府之外的整座南京城給俄國青年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當然,前王府內部震動這些俄國青年的內容自然也是有的。博物館裏面大量內容詳實的歷史介紹以及各種物品展示,讓這幫年輕人對宏大的中國革命的前奏曲有了極為直接的接觸。

從金田起義開始,極少數的人變成了上萬人。在廣西艱苦卓絕的戰鬥之後,韋澤加入的太平軍如同出欄猛虎般開始縱橫長江流域。上萬人很快就變成了十萬人,韋澤一個月內行軍上公裏,神兵天降般抵達南京城下。太平軍攻克南京後又變成了幾十萬人,那時候擁有東王楊秀清、翼王石達開、齊王韋澤等名將在內的太平天國蒸蒸日上,眼看就要席卷天下。

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和他的年輕同志們有些目眩神迷的看著有關韋澤的介紹,1853年到1855年是太平軍的全盛期,韋澤在他20歲到22歲之間,以方面軍司令的身份立下了赫赫戰功。這名偉大的統帥以一己之力對抗了滿清絕大多數主力部隊,並且不斷獲得勝利。

外部壓力降低,內部矛盾就隨之膨脹,天王洪秀全與東王楊秀清之間的火並葬送了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對東王麾下頭號戰將韋澤實施了暗殺,但是前去嶽父家過夜的韋澤躲過一劫,隨即收編了被強行編入東王麾下的前部隊,沖出南京。

看到韋澤坐擁當時太平天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野戰軍,在僥幸從暗殺中逃出性命之後並沒有立刻反戈一擊,而是選擇與太平天國恩斷義絕,帶領部隊和革命群眾一起南下。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感覺完全不能理解,太平天國所有野戰軍加起來也不是齊王韋澤麾下四萬精銳的對手。當時其他野戰軍距離到天京城都有六到十天的路程,而韋澤的全部部隊只用兩天就能抵達南京城下。而韋澤的選擇卻讓他登上至尊寶座的時間向後推遲了至少五年。如此偉大的人物竟然因為感情而做出了如此的讓步,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覺得很是意外。

繼續向下看,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心中韋澤的形象完全被顛覆。在歐洲的宣傳中,韋澤是一個冷酷無情殺人如麻的軍事獨裁者,然而事實證明韋澤從來沒有對之前的戰友舉起過屠刀。即便太平天國曾經試圖暗殺韋澤,但是韋澤卻沒有對太平天國進行屠殺與清算,唯一的軍事行動也是在太平天國繼承人幼天王洪天富貴投奔了民朝,石達開等人跑去大西北建立國家之後的事情。而且戰爭只打了很短時間,所有太平天國被俘的將領們都沒有被清洗。幾十年過去了,有些人自然死亡,還有很大一票人依舊活蹦亂跳的活著呢。這樣的一個韋澤哪裏是暴君,他分明是胸懷寬闊的仁君。

心滿意足的從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出來,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嘆道:“有這樣的領袖,怪不得光復軍能夠越戰越強,越來人越多。”

“不。如果事情完全如博物館所講,韋澤的軍隊大概是越來越少才對,那些追隨韋澤的人不可能越來越多。”年輕的“教授”提出了不同意見。

“為何這麽講?”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等人有些不解。

“因為……我只是覺得韋澤陛下的做法好像有更深的想法在裏面。”年輕的“教授”即便很直覺的認為事情肯定沒有這麽簡單,卻找不出理由所在。

就在其他革命青年準備反駁教授說法的時候,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擺擺手,“這個其實不重要,我相信我們的同志不會鬧出自相殘殺的事情。但是中國人民參與革命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他們從廣西離開的時候只有上萬的戰鬥部隊,卻在幾年裏面膨脹到了幾十萬人。太平天國到底有何等的號召力,讓這麽多中國人民願意追隨他們。只要找出這個關鍵,就能找出革命的要點。如果能有幾十萬俄國人民投入戰爭,我相信我們就能獲得勝利。”

是什麽讓人民投入革命,這是革命的根本性問題。不僅來自俄國的年輕革命者們感到困惑,甚至恩叔這樣的唯物主義者也不得不對中國革命感到贊嘆。在北京,恩叔最終還是決定收拾行李回歐洲去。恩叔不是個奢侈浪費的人,就他本人的行李其實很少,收拾起來也非常簡單。

韋澤並不想讓恩叔走,卻也沒辦法阻攔。恩叔倒是很看得開,他對韋澤笑道:“閣下,到了中國這一趟,我認為革命一定會成功,雖然革命的過程遠比我想象的復雜。而革命爆發的理由其實比我想象的更簡單。中國人民求生存,求活路,所以能夠不顧一切的投入革命當中。而你這樣的領導者響應了革命的號召,兩者的結合完成了革命的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