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南邊的麻煩(二)(第2/2頁)

韋澤沒回答這個問題,說的卻是執行的事情,“我給你講,我現在擔心的不是你不保密,而是你的保密方法不對。我現在覺得你是憋著勁憋得太狠。弄個啥都是保密保密保密。這種事情得講方法,而不是你一味的去蠻幹。按你的做法呢,外人不知道我們要保守的秘密是什麽,但是從你的行動裏面卻能夠發現你在某些地方放了不少秘密。保密體系不是針對保密的內容,而是要讓部隊更有紀律。那是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打聽的不去打聽,不該說的不去說。這才是保密。你自己好好體會一下。”

阮希浩剛聽的時候還有點迷糊,不過他突然靈光一閃,韋澤這話或許就是在告誡阮希浩,“不該打聽的就不去打聽”。可即便明白了這點,他的好奇心卻是大盛,韋澤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全盤的考量。想弄白這件事的心思愈發強烈起來。不過明白的知道了自己的心思,阮希浩又不得不承認,好奇心是一個人的本能反應。看到那些秘密,每個人都想去知道。就如韋澤方才所說,保密應該是個體系,保密也真的是一門學問。

“另外呢,你對無線電也不要有太高的期待。現在咱們的技術水平不過硬,裏面還有很多問題。技術部門當然會盡快解決,不過什麽時候能夠完全解決,我也不清楚。等到無線電部門到了之後,你就知道具體問題所在了。”韋澤對阮希浩交代著。隨著這番交代,韋澤發覺自己更想盡快回到南京。技術進步對一個社會的影響太大,之前的時間,韋澤是強行讓自己把注意力放到政治上來,其他何嘗不知道工業發展有太多缺陷。可兩害相較取其輕,韋澤也只能選擇解決最緊迫的問題。

就跟這個無線電一樣,1883年,發明大王托馬斯·愛迪生正在為尋找電燈泡最佳燈絲材料,曾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他在真空電燈泡內部碳絲附近安裝了一小截銅絲,希望銅絲能阻止碳絲蒸發。但是他失敗了,他無意中發現,沒有連接在電路裏的銅絲,卻因接收到碳絲發射的熱電子產生了微弱的電流。當時愛迪生正潛心研究城市電力系統,沒重視這個現象。但他為這一發現申請了專利,並命名為“愛迪生效應”。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電子二極管在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的手下誕生了,這使愛迪生效應具有了實用價值。弗萊明也為此獲得了這項發明的專利權。

1906年,美國發明家德福雷斯特(DeForestLee),在二極管的燈絲和板極之間巧妙地加了一個柵板,從而發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極管。

韋澤的工業隊伍其實早就“發現了”愛迪生效應。問題是在這個基礎物理學還沒有完全成體系的時候,大家只從歐洲,特別是英國皇家科學院的論文裏面找資料。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他的這些工作完成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

在韋澤的指示下,此時的中國率先完成了發電機與電動機,電磁理論在中國發展的很好。在保密措施森嚴的實驗所裏面,1868年初就搞出了三極管。只是限於技術能力問題,真空電子管的生產工藝不行,開機燒管的事情成為十之七八的常態。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努力,調用了好些最新的技術人員,在一整套開關機的嚴格操作規章之下,真空三極管的壽命總算是延長到上百個小時。加上青島號親自加入戰爭,讓韋澤不得不接受技術擴散的不可避免性。韋澤這才下定決心讓無線電投入使用。原本韋澤的計劃中,無線電最早也在1872年決定是否與英國開戰後才投入使用的。

把北方的事情交代一下,韋澤就開始南下。乘上去天津的火車時,韋澤發現自己內心對此次回南京非常期待。如果國資委的同志們真的有報告上所說的覺悟,那一個全新的時代或許就會真正拉開帷幕。即便是韋澤,也不能不對此充滿了期待與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