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河南之變(七)

恭親王奕訢的馬車經過京城的大街,前後左右都是護衛,開道的衛隊騎在高頭大馬上驅趕著敢於攔路的人,整條街道上的行人都站到了道路兩邊。此時天氣很熱,馬車兩邊的窗簾都已經掀開,恭親王奕訢看到街道兩邊沒什麽人,倒是乞丐的數量大大增加了。

從半年多前開始,海上與洋鬼子的交易完全斷絕,廉價的米、糧、各種生活品再也沒能進入京城。恭親王奕訢原先還覺得這種貿易無窮盡的吸納著朝廷的錢財,等到貿易中斷之後,他才發現靠朝廷自己的能力根本征集不到足夠的物資。在海上貿易中斷之前,京城的物資雖然匱乏,價格倒也沒有離譜。現在京城物價飛漲,特別是糧食價格一飛沖天,別說小百姓的生計,連王府都感受到的沉重的壓力。

朝廷已經開始猛烈打擊囤集居奇的奸商,但是效果基本等於零。糧商們居奇倒是有,可囤積是萬萬談不上的。能夠供應京城的糧食現在完全來自直隸,河南、山東戰火紛飛,別說運糧到京城,兩地的糧食自己還不夠吃呢。

在京城有幾十萬的八旗子弟及其家屬,這幫人根本要吃要喝,可京城哪裏有足夠的食物。這件事在朝堂上已經吵翻了天,但是吵架歸吵架。滿人上百年不事生產,滿人連基層官員都沒幾個,主要依靠漢人的地主以及官僚負責稅收。那些有能力的漢人官員已經跑了個幹凈,即便在直隸,官府的體系也已經基本有名無實。

最新的漢人恩科更是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奇跡,兩個月內三百名漢人進士全部跑了個幹幹凈凈。而朝廷裏面漢人官員比例從十分之一暴跌到不足三十分之一。估計這個比例也就努爾哈赤的時代能夠與之比擬。

逃離北京的不僅是官員與考功名的人,甚至連漢人居民也開始大量外逃。他們外逃的理由或許因為不斷逼近的戰火,更重要的理由是在北京城裏面的物資完全被用在旗人身上,再留在北京只怕得餓死。到了鄉下怎麽都能討一條活路。

曾經熱鬧非凡的北京城越來越冷清,這座城市也越來越變成滿人的城市。作為道光皇帝的親兒子,鹹豐皇帝的親弟弟,恭親王奕訢內心強烈支持強化滿人的地位。現在北京幾乎成為滿人的城市,這個事實又讓他害怕起來。曾國藩的湘軍被光復軍攆過黃河,眼瞅著光復軍就要渡過黃河發動對北京的進攻。假如真的有圍城那天,城破之後會有什麽結果?

滿人曾經在中國其他大城市都有過“滿城”,那裏面同樣只居住著滿人。現在那些“滿城”變成了滿城抄斬,再沒聽說過那些滿人的消息……

想到這裏,恭親王奕訢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三伏天仿佛變成了三九隆冬,讓恭親王奕訢感到刺骨的寒意。他突然有明白為何剛得到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覆滅之後,朝廷最初是一片要嚴懲曾國藩的聲音,可曾國藩逃過黃河之後,朝堂裏面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嚴懲的聲音沒有了,滿人重臣們一個個倒是同意慈安“好生安撫曾國藩”的意見。連給曾國藩晉升三等公爵的提議也輕松得到了通過。

當光復軍馬上就要殺到北京的現在,滿人不得不認清自己既沒有打敗敵人的能力,更沒有挺身而出的勇氣。有了這個認知之後,對待曾國藩的態度自然就變得現實起來。這幫滿人不傻,他們知道真的敢把嚴懲的旨意發到湘軍那裏,只怕湘軍當天就敢反了。就現在直隸地方官府徹底崩潰的現狀,光復軍可以大搖大擺的直到北京城下。

懷著這種看到覆滅的恐懼情緒,恭親王奕訢到了宮裏。此時滿人大臣再沒了前一段的那股子說不出來的戾氣,大家一個個看著溫良恭謹,老老實實的按地位排列。可以說自打政變上台之後,這些大臣還真沒有如此馴服的時候呢。

這種馴服代表的是毫無作為,大臣們只等著慈安與恭親王奕訢發話,反駁沒有了,不管具體執行的時候會不會實際上推三阻四,但是這幫人口頭上都是立刻服從。

討論了一圈之後,竟然讓慈安與恭親王奕訢完全唱起了獨角戲。下了朝之後,恭親王奕訢愁眉苦臉的回到家裏,剛進家門。他的大福晉就焦急的迎上來,“王爺,我聽說好幾家王爺都開始安排家人去關外了!”

恭親王奕訢一愣,他急忙問道:“都是哪幾家?”

大福晉一連說了七八家,都是滿清的王爺與旗主出身的高官。恭親王奕訢登時就呆住了,王爺倒還好點,他們總算是去上朝了。那幾個旗主出身的高官居然因病請假,恭親王奕訢原本以為他們是愁壞了。現在看他們竟然也在為北京完蛋做準備呢。

滿清經常說關外是滿清的根基,是龍興之地,不過這也只是滿清眾多謊言中的一個而已。關內的犯人若是不夠死罪,也不是什麽罪大惡極之輩,經常會被判“發配關外與披甲人為奴”。在滿清看來,與關內的花花世界一比,關外只是一個苦寒之地,誰也不真的認為關外是什麽重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