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吸血(四)

左宗棠拿到了自己的工資,有點厚度的信封上面寫了左宗棠的名字,還有年月。1865年8月工資。字上面蓋了分管財物負責人的章。

對這位前浙江巡撫來說,開始吃新政府的餉是件感覺很奇妙的事情。遲疑了一陣,左宗棠鼓起勇氣撕開了信封,裏面是一疊花花綠綠的錢,印鈔的紙張非常特別,捏在指尖覺得有些發澀。卻又一點都不起毛。工資大部分都是十元面額的,以兌換的角度,十元的錢相當於一兩銀子。

正反兩面都有圖案,正面是工農兵三個人物並肩站在一起的圖案。象征意義是工農兵團結在一起爭取勝利。所以這錢的也被稱為“大團結”。除了工資之外,信封裏面還有工資單,寫了左宗棠的基本工資,津貼。

拿到將近一百二十元的工資,左宗棠也不知道自己這薪水該算是多還算是少。康熙九年(1670年)三月規定:京旗前鋒、護軍、領催(撥庫什,相當於軍士)月餉4兩,馬兵月餉3兩。每年餉米均46斛(合23石);步兵領催月餉3兩,步兵月餉1兩5錢,每年餉米均22斛(合11石)。清代一個七品官員的俸祿是每年銀45兩、米22石5鬥,八品官是銀40兩、米20石。也就是說一個普通的八旗騎兵,其收入與一個十年寒窗的科甲進士基本相同。

新政府不發糧食,糧食自行去國營糧店購買。一斤米定價五毛,滿清時代一石米大概是180斤,20石米3600斤,大概是1800塊錢,再加40兩銀子,就是2200元人民幣。按照左宗棠一個月120元錢的工資,一年1440元的收入,倒是比滿清官員低不少。

但是換一個角度,滿清官員有火耗,他們養幕僚需要錢。新政府沒有幕僚,所有收入都是歸個人所有。至少左宗棠本人一年無論如何都吃不下3600斤糧食。這省下的錢倒也不能算少。

“今亮”非常本能的就開始考慮起新政府的財政特點,新政府對於地主那種看似無比殘酷的消滅政策,放在整個新政府的財政制度下,左宗棠反倒開始能夠理解這殘酷的理由。

韋澤提出的“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的理念,農業人口除了自己吃飽飯之外,還得拿出糧食來提供喂飽非農業人口。地主們弄到糧食之後要用糧食牟利,這就與韋澤的制度出現了全面矛盾。新政府對糧食有真正的需求。糧食不是新政府用來牟利的手段,而是新政府維持現行制度的手段。

從新政府的角度,地主拿糧食牟利就是在挖新政府的肉。手裏有兵有槍,左宗棠實在是看不出新政府有任何讓地主階級牟利的理由。韋澤的態度很簡單,既然光復黨不靠地主士紳階層來維持中華民朝的政權,那就沒有理由維持地主階級的存在。

身為官僚階層,左宗棠對地主士紳也未必有什麽真感情。所以左宗棠對韋澤越來越佩服,韋澤不僅有理念,還有與之配套的制度和政策。地主士紳是文化階層的母體,韋澤拋棄地主士紳的同時,強制性的讓追隨著光復黨的軍人與工人全面接受義務教育,這批人出身軍工集團,是光復黨的絕對支持者。有這麽一批可靠的人出來當官,韋澤的確不怕江山再被地主士紳控制。

想到這裏,左宗棠突然覺得手裏這疊“大團節”的名字非常好。工農兵大團結,工人與士兵都是光復黨的人,再通過土改釋放的紅利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於是工農兵都團結在以韋澤為核心的光復黨周圍。在光復軍面前隊,地主士紳就是個渣。比工業,軍工集團掌握著投資巨大,復雜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地主士紳無力抵抗。比人數,農民數量比地主士紳多出去幾十倍,一挑幾十,那不是擺明了找死麽。被淘汰的地主士紳再不服,卻也拿光復黨無可奈何。

就在左宗棠感嘆之時,會計卻來找左宗棠了。“左秘書,你要辦理社會養老保險麽?”

“社會養老保險?”左宗棠很是不解。

會計遞上來一份紅頭文件,上面寫著《社會養老保險》辦理辦法。這個保險是每個月繳納一部分錢,男性55歲,女性50歲之後,就可以向國家社會養老保險部門領取退休金。

文件上寫的清楚,如果沒到退休前人就死亡,那麽繳納的退休金會全額給繳納人員的直系親屬。如果領了退休金之後死亡,領取的金額比繳納的金額少,那麽國家也會把退休金剩余部分交給繳納人員的直系親屬。當然,如果能夠活的更久,這些錢就都是大家賺到的了。

原本對於這個男性55歲,女性50歲的年齡規定,左宗棠感到有點苛刻。這個平均年齡勉強40歲的時代,55歲和50歲就是一道門檻。可有了退還退休金的規定,這個退休金就顯得很人性化了。

“哪些人可以參與這個……”左宗棠看了一眼文件頭,“參與這個社會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