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二次大煙戰爭(九)

廣州城內,英軍陷入了一片愁雲慘淡之中。英勇的大英帝國的軍隊居然在中國軍隊面前主動撤退了,還是把戰場控制權交給了擁有巨大兵力優勢的光復軍之後,部隊上船一路撤退回廣州城,英軍的自信心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這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打擊,英軍實實在在的損失了丟失了1200名左右的士兵,撤退的時候很有章法,還帶回了400名左右的輕傷員。以傷兵們的傷勢,他們大部分都夠活下來。

英軍在戰鬥中指揮水平很高,在戰後的總結中,英國人發現光復軍此次陸戰中動用的火炮數量是英軍步兵伴隨火炮的兩倍之多,而且英軍不僅在正面作戰中幾乎摧毀了光復軍第二團,面對側擊的一團,英國人也殺傷了大量部隊。特別是英軍撤退的時候,還巧妙的把一部分光復軍部隊誘入了艦隊火炮的涉及範圍,利用猛烈的炮火給了光復軍很大的打擊。從損失的數量上來看,光復軍大大多於英軍。光復軍原先試圖圍殲英軍的戰術目的也失敗了。英軍從容的實施了撤退。可僅僅是這樣的“勝利”,根本沒辦法讓英軍覺得自己是獲勝的一方。

六千人的軍隊損失了超過五分之一,如果當時英國指揮官沒有當機立斷的選擇撤退,最終的損失只怕會翻一倍還多。以光復軍第二團展現出的頑強戰鬥力,以及光復軍擁有的兵力優勢。這支中國軍隊有在野戰中包圍殲滅4000名英軍的兵力與實力,血淋淋的事實證明了一件事,英軍的戰略目的同樣完全破產了。

真正交手之前,英國人可以想怎麽吹怎麽吹。現在英國的文官武將們再也沒有什麽自欺欺人的借口了,光復軍現在大概有十萬人的軍隊,他們穩固的控制住了廣東的地方。英軍以現在的兵力想打進廣東內陸,只要他們完全脫離了艦炮的保護,光復軍就有能力包圍殲滅英軍。英軍現在需要考慮的已經不是如何給光復軍沉重的打擊,讓光復都督府心甘情願的跪在英國人面前屈服。他們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如果十萬光復軍全面發動對英軍的進攻,英軍還能否守住香港的問題。

香港的糧食等物資供應極大依靠廣東,一個香港島是不可能產出養活數千英軍的物資的。如果從其他地方靠海運運輸物資,成本遠超過了英國人的承受能力。哪怕光復軍只是打到租界,封鎖物資供應,香港的英軍就得吃不了兜著走。局面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英國人徹底懵了。

武將們考慮戰爭,文官們則要考慮政治與經濟。在文官們的小會上,所有人都悲觀的承認,除非韋澤自己發神經病做出巨大讓步,否則英國在廣東的大煙生意算是徹底泡湯。英國國內之所以同意了這場戰爭,就是因為香港這邊認為可以通過戰爭重新恢復大煙生意。仗打成了這個模樣,大煙生意無論如何都是無法恢復的。如果大煙生意無法恢復,國內那幫商人還不得把發動戰爭的這幫人給活吃了?甚至不用國內,現在在香港的那幫大煙商人,可都是出了一大筆錢作為這次戰爭行動的軍費。到現在看,他們提供的錢財已經完全打了水漂。

至於大英帝國政府,他們則要面對另一個挑戰。大英帝國政府的面子在這場戰爭中受損了,中國一個廣東地方叛亂勢力打得大英帝國不敢進廣東內陸,這消息傳到歐洲的話,歐洲各國不還得笑掉大牙麽?政府的那些長官們怎麽可能相信有這樣荒謬的事情。

大英帝國的文官不愧是公務員體系培養出來的,既然武將們靠不住,文官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和韋澤和談。他們曾經嘲笑過韋澤一個中國人居然也學著歐洲搞些歐洲的東西,現在他們只期望韋澤是真的如同歐洲人那樣“有理智”。如果能與韋澤和談,把局面恢復到至少是戰爭發動前的局面,那麽他們就可以用“繼續和韋澤進行大煙貿易談判”來應付國內。

很快,談判代表就前往佛山地區。英國文官倒也不傻,他們的表面理由並非是與韋澤盡快進行和平談判,而是首先要求“交換雙方的被俘人員和戰死人員的遺體”。雖然英國人手中根本沒有光復軍的俘虜,但是光復軍手中有英國人的俘虜和戰死人員的遺體。這個也是得收回的。

英國代表對光復軍粗暴的對待並沒有反抗,甚至連正式抗議都沒有。當洪仁玕出現在英國代表面前的時候,英國代表們的眼睛都亮了。雙方很快達成了協議,會談可以舉行。但是首先英國人必須撤出廣州城,返回香港。雙方在停戰局面下才能夠進行談判。

如果是軍人的話,未免會認為英國人撤出廣州城之後,光復軍就可以趁機重兵進攻香港。但是在外交領域,洪仁玕的話其中蘊含著相當深刻的含義。“停戰局面”意味著光復軍有停戰的意願,這的確是英國文官們渴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