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破軍之將(十二)

總參謀長韋澤在上課的時候說過,“不同的視角所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李吉個頭不高,有165左右,在這個時代算是中等個頭。不過他在韋澤上課的時候面對個頭超過175的韋澤,他必須仰視才行。

當李吉進入熱氣球的吊籃中,他終於親自體會到了韋澤所說的話。原本只能平視別人的李吉,在本身就高出地面的吊籃中,就輪到吊籃外的人仰視他。等到熱氣球逐漸升起,李吉完全是俯視腳下的人群。甚至連遠處的高高山頭,在李吉的視線中也是逐漸與李吉平行了。

身為炮兵觀測員,都得學會根據得到的情報去猜測敵人陣地的情況。不過想象永遠都有其極限,再想象也不如爬上炮兵觀察哨的杆子後所看到的更準確,不過杆子的高度總是有其極限所在。站在熱氣球上,李吉第一次感覺到可以無限上升的可能。

地面上的一切都變得小起來,李吉命令吳文廣,“詢問一下地面,我們多高了?”

吳文廣打出去了旗語,很快就得到了地面的回應,他轉頭向李吉說道:“我們已經升到了三丈。”

眺望了一下對面清軍的陣地,即便是站在炮兵觀察杆上,也不過四五米而已。現在李吉所處的高度早已經是觀察杆高度的兩倍,加上李吉自己的身高,那就更加居高臨下。原本只能看清列於清軍陣前的炮兵位置,此時已經把整個清軍的全部陣地收入眼裏。掏出地圖來,夾在地圖板上,李吉掏出懷裏的“千裏眼”。拉開鏡筒,清軍的陣地更加清晰的出現在眼中。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李吉在心中默念著這段荀子的《勸學》的內容。

《勸學篇》是韋澤勒令全軍文化課的必讀內容,即便不懂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也得學習。李吉能夠在文化考試中脫穎而出,不是因為他的數學等學科有多好,而是韋澤的文化課程不怎麽考四書五經,而是考《荀子》與《道德經》的內容。這恰恰是李吉的長項。

李吉是真的很喜歡這荀子的這篇文章,在韋澤的部隊中從軍將近一年,李吉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在實踐中體會到《勸學篇》的好處。就如方才那段恰如其分的描繪出了李吉所處的現在,如果李吉沒有選擇加入韋澤的軍隊,那麽他現在就只能滿懷恐懼與怨恨的所在家裏。怎麽可能如此站在熱氣球上,高高的居於天上。怎麽可能在韋澤的軍隊中接受那麽多的教育,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今天的一切,都是因為李吉選擇了追隨韋澤。李吉覺得荀子說的真好,“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跟著滿清十九年了,李吉連個秀才都沒考上,現在他已經是少尉了。而且李吉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有更廣闊的空間,那些教授四書五經的老學究曾經是李吉羨慕的對象,現在李吉已經覺得他們屁也不算。太平軍中不缺乏懂得四書五經的人,可老學究裏頭,一個懂得造熱氣球的都沒有。

“少尉!下面問咱們數據!”吳文廣在李吉背後說道。

“好!”李吉收回了心思。他按照地圖上標出的位置,將那些位置上的清軍炮兵,騎兵,步兵的大概數量告訴了吳文廣。吳文廣則用旗語把這些數據傳遞給地面。再由地面上的參謀人員,根據這些數據大概確定清軍的陣地布置情況。

山風越來越大,拴在吊籃邊上的繩索逐漸繃的筆直,因為受到氣球以及繩索兩方面帶來的拉力,吊籃開始吱吱呀呀的響了起來。

李吉對此根本不在乎,而吳文廣有些怯生生的大聲喊道:“少尉,咱們要不要先讓下面的人把繩子給拉下去?”

空中風大,大家若不是靠喊,未必能讓對方聽清楚,可這一喊,有些情緒就未必能表現出來,李吉只能盡量沒好氣地喊道:“拉下去做什麽?我們還得升的更高一些,清妖那邊還是有些地方看不清。”

“但是這竹子看著太細了,受不了力,我看再這麽拉只怕就敢斷了。”吳文廣勇敢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李吉放下千裏眼,不耐煩地說道:“吊籃太重的話,也升不到高處啊。酒精噴燈裏面帶的酒精有限,不可能一燒就是幾個小時……”

正在說話間,突然刮過一陣猛烈的風,吊籃猛的一震,吊籃裏頭的兩個人身子劇烈晃動,差點被甩出吊籃。熱氣球外是繩索變成的繩網,巨大的氣球被風吹動,繩網受力的繩索都蹦的筆直。竹制的吊籃更是大聲的響起來。

這下李吉先覺得事情不對頭了。再也顧不上去反駁吳文廣的話,李吉向下看了幾眼,從十米高的直線距離看下去,李吉忍不住有點微微頭暈。他扭過頭對吳文廣喊道:“快,爬到繩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