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根據地政策(四)

統一思想是法寶,但是統一思想的核心就是組織內部不能是一個互相對立的階層。也就是說,組織內部不能沒有上升的通道。

僅僅是在安慶待了一個多月,甚至在韋澤開始嘗試建立基層組織之前,就有四五千安徽地方豪傑前來投軍。韋澤在部隊內部開始正式推行了軍銜制度。從列兵到將軍,韋澤照搬了現代軍事體制的這套東西。而且韋澤也制定了明確的晉升標準。

剛進來的人員,統統是列兵。能夠完成基本軍事的隊列,跑步,聽懂基本口令的戰士,只要識字到十個,能從一數到一百的,就晉升二等兵。進一步完成軍事訓練,能夠識字到五十個,並且學會加減法以及基本乘除的,晉升一等兵。在尉官以下,每一級別都有相應的軍事技能,體能訓練以及文化知識標準。

韋澤不僅是在發型上學習秦軍,在制度上,不同的軍銜有不同的待遇。雖然相差不太大,卻不是沒有區別。好好學習,好好訓練,服從命令聽指揮,就是低級晉升的唯一標準。

尉官以上則是需要有戰功,有專門的考核。韋澤原本以為這個標準有些苛刻。可沒想到的是,越是級別高的軍官,越是有股子狠勁。越是級別高的將領,原本就越需要更高的文化水平。例如韋昌榮,原本也讀過點書,認識一二百字。跟著韋澤接受教育之後,他也學著些軍事命令,到了評定的時候,竟然已經熟練掌握了五百多字。考核的時候一路過關,最後得以獲得了上校軍階。

即便是沒什麽文化基礎的阮希浩,經過這半年在部隊的強化訓練,加上考核前的強化學習,也獲得了少校軍階。反正韋澤需要的又不是這幫人能夠寫什麽駢體文,能夠吟詩作賦,只是要他們能讀,能寫。語言組織粗糙,能夠閱讀標準化的公文,這就足夠了。

從3月到4月中旬,經過一番折騰,部隊裏面更加條例化。底層士兵們都知道自己如果能夠完成某個程度的知識,並且積累起足夠的軍功。當個將軍也不是沒可能的事情。部隊有了非常明確的上升通道之後,軍心更加穩定。

原本戰士們視軍隊中辦的培訓班,夜校為艱難無比的地方,現在大夥學習熱情空前提高。原本中國對學習文化就有根深蒂固的傳統,現在學習文化與待遇直接掛鉤,學的還是在部隊裏頭有很大用處的知識,大家自然是肯學。

甚至連新入伍的戰士,都能接受韋澤制定的制度。安慶這地方本來文風就很盛,完全不認字的文盲比例遠比其他地方少。近半的新戰士們通過了文化考試,對它們來說,倒是軍事考核比較困難一些。

兼任了組織部功能的作戰訓練部門,從最初的五千老兄弟裏頭圈出了兩千五百左右的伍長苗子。新入伍的這批人中,也有四五百人被視為可以培養的人才。全軍的核心骨幹就是要靠這批人逐漸的培育起來。

清軍並沒有留給韋澤太多時間,到了4月20日,據說一支四千多人的清軍從廬州向安慶出發的消息就傳了過來。

部隊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官兵都是摩拳擦掌。文化知識與基本軍事訓練只是考核的一部分,真正想快速晉升,要靠的還是軍功。清軍打過來之後,部隊中有進取心的官兵看到的都是更快晉升的機會。在他們帶領下,部隊的求戰意志非常強烈。

沒等韋澤出兵,4月25日,楊秀清的命令就到了。楊秀清很爽快的給了韋澤前十一軍到前二十軍的番號。並且命令韋澤督軍攻打廬州。楊秀清給韋澤寫了一道密令,裏面詳細介紹了為何讓韋澤攻打廬州的原因。太平軍已經做好了北伐的準備,讓在揚州鎮江等地的林鳳祥、李開芳帥兩萬部隊實施北伐,直搗北京。楊秀清要求在安慶的韋澤先出兵北上進攻安徽重鎮廬州,以吸引滿清的注意力。

總參謀部分析了楊秀清的命令後,對這個安排很欣賞。不過作戰部部長胡成和提出了一個問題,“若是我們一舉拿下廬州,東王會不會讓我們北伐?”

這個擔心看著挺離譜,韋澤的部隊留守安慶的時候不過五千人,即便是現在也才萬人。即便是順利打下廬州,讓一萬人的部隊千裏迢迢進攻北京,也是根本不現實的事情。參謀總部的其他將領都懶得去考慮這件事。

可韋澤倒是心念一動,他並不記得太平軍真的占據過河南。如果占據了河南,自然早就占據了整個安徽。而此次北伐軍由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和地官正丞相李開芳領軍,兵力高達兩萬,北伐戰略應該是動真格的。

那麽從歷史結果上看,這支北伐軍一定是失敗了。而韋澤現在所處的位置,以及東王楊秀清要求韋澤進攻廬州的計劃。韋澤無疑是距離北伐軍最近的一支太平軍部隊。若是北伐軍被清軍幹凈利落的一口吃掉,那就算了。看現在的局面,清軍是沒有辦法一口吃掉兩萬人的太平軍。未來北伐軍受挫,遭到清軍圍困的時候,韋澤勢必要帶兵前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