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道州盤桓(十三)

站在中軍旗下,韋澤雙手環抱在胸前看著前面的戰局,然而心中想到的卻是與直接戰鬥關聯有限的事情,“看樣子有機會的話,我得想辦法弄些現代的軍樂器材才行。”

韋澤比較熟悉的戰爭那都是1900年後的中國戰爭,在大型國有重工企業,早期人員基本都是軍人轉業的,共軍和國軍的都有。造船業如此,雖然國軍出身的人是極少數,卻不是沒有。韋澤知道某家大型拖拉機企業中有過參加緬甸印度方面戰鬥的國軍坦克手。被俘之後當了解放戰士,開坦克的那時候就是貨真價實的技術人員,從部隊退伍轉業後就去工廠上班。

既然是這樣,韋澤也聽說過諸多的不同版本不同角度的故事。反復回憶心中的戰鬥的時候,韋澤總是感覺和太平天國時代格格不入。能和這個時代符合的,就是電影裏面那些帶著假發,敲著軍鼓,吹著猶如奔喪祥器般的軍樂的英法等歐美國家的軍隊。

第一次見到外國那出喪般的軍隊,韋澤覺得那簡直是可笑的雜耍。即便是看過多次,韋澤也沒有能夠接受這種戰鬥組織模式。直到韋澤明白了金屬殼子彈才是真正改變了戰爭形態的基礎之後,他也不得不選擇學習“先進經驗”。

這次的戰鬥就是韋澤艱苦訓練的結果,學會走正步的軍隊未必是強軍,但是強軍無一例外的都完全掌握了走正步的技術。而指揮大家在戰場上能夠走正步的最好辦法莫過於鼓號等器材。

作為戰場上的最高指揮官,韋澤只要沒能沖在第一線親自指揮一線作戰,他就只能依靠平素的訓練來進行戰鬥。鼓號手們能否正確的完成韋澤的指令,這反倒成了最大的關鍵。

溫度為15度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米/秒。整個戰場的寬幅大概經常會超過數裏之多,所以軍樂隊也得有各種分工,例如伴隨步兵行進的用來確定步點的小鼓,在部隊後面發布更多號令的大鼓以及牛角號,都需要不同的安排。而且哪怕是一個不大的戰場上,也會存在好幾支不同分工的部隊,這些不同部隊之間的聲音的幹擾也得考慮進去。僅僅是這麽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就非常復雜。想最有效的使用兵力,就得有非常多得訓練才行。

圍殲劉長清部隊的戰鬥,對韋澤來說是一場極為難得的實戰機會。即便不采用如此正規化的方法,韋澤也有很多達成戰鬥目的的辦法。正因為確信劉長清部的無能,韋澤堅信即便采取遠遠談不上熟練的戰鬥模式,自己的部隊也不會出現什麽不能接受的傷亡。

到現在,所有進程還在計劃考慮到的範圍之內。如果說有什麽是沒能考慮到的,那就是劉長清的部隊仿佛被嚇傻了一般,士兵與軍官們不是很亂,卻也沒有能夠迅速組成戰鬥隊形。他們仿佛看戲般看著韋澤的部隊逼近,韋澤視力也是極好的,他甚至看到有些本來排在後面的清軍還往前擠,想更清楚的看清楚在節奏鮮明的鼓號聲中整齊逼近的太平軍。

“這不就是以前在電影上看到如此戰鬥場面的我麽?”韋澤想到。想到這些,韋澤忍不住哈哈笑出聲來。

“韋兄弟,有什麽好笑的。”羅大綱聽韋澤笑的頗為開心,忍不住靠上來問道。

韋澤左臂前伸,食指筆直的指向那些莫名其妙的清軍,“我覺得他們現在是在看戲,實在是憋不住要笑。”

羅大綱忍不住幹笑了幾聲,“這……確實像是在唱大戲……”

話音剛落,韋澤陣中的牛角號再次嗚嗚的吹響,因為距離的近,沉悶的聲音讓羅大綱覺得有些難受。負責鼓號的是師帥張應宸,他指揮著參謀部的一眾人等,不斷的根據觀察到的雙方接戰距離,對鼓號手發布著各種命令。

羅大綱看到雙方的接戰距離只怕已經不到50步,而第一卒已經停下腳步,就在這個距離上開始放槍。很快,硝煙彌漫在韋澤的部隊與清軍之間。羅大綱驚訝的發現,清軍中竟然有不少人看著像是中槍了。一般的火繩槍在這個距離上根本打不準,雖然清軍中槍的人不多,但是卻比普通的中彈人數多了些。

太平軍對火繩槍評價不高,加之太平軍的火藥匱乏,更沒有訓練的條件。火槍主要作用就是互相對射的時候用,王爺們真正重視的乃是敢肉搏沖鋒的“銳卒”,也就是廣西老兄弟。羅大綱也是如此認為的,所以看到韋澤的部隊準頭頗佳,他也有些意外,“韋兄弟的槍手頗為能幹啊!”

“只要把槍口擡高一些就行。”韋澤仿佛風輕雲淡一樣地說道。缺乏現代知識,更沒有普及性的教育體系,導致這年頭中國軍隊訓練都很差。而韋澤在軍隊中的教育,雖然現在成效可以用一塌糊塗來形容,但是有沒有自覺的進行針對性教育和訓練,那就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