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渡口——斯大林格勒

1939年的九月末,第一股秋風掃過西伯利亞大草原,氣溫一下涼了很多。現在西伯利亞大鐵路,東到太平洋、西到烏拉爾山,已經完全在明軍掌握中了。由於打通了這條“大陸動脈”,後勤給養壓力一下減緩了很多。

10月3日,在太平洋邊的海參崴站、烏拉爾山腳下的車裏雅賓斯克站,同時舉行了“亞洲大陸鐵路開通儀式”。隨著一聲鑼響,火車頭掛著彩綢、噴著蒸汽,拖著長長的貨車,緩緩開出了海參崴站台。全線開通後發出的第一列火車,滿載的就是部隊的冬裝。在車廂裏,成捆的棉大衣、呢子大衣、大皮靴、皮手套、皮帽子、防寒睡袋、冬季帳篷、滑雪具、皮膚防凍膏,甚至給戰馬包蹄子的防滑套……應有盡有。

而在這個時候,無論是希特勒的德軍,還是斯大林的蘇軍,穿的都還是6月份的夏裝。

最近一個多月來,自由俄羅斯軍隊可算“發了”。原來白俄軍隊在人數上遠少於穆斯林部隊的。穆斯林部隊近百萬,而白俄軍隊始終不過二三十萬。現在承蒙希特勒在東歐的“消滅斯拉夫人”政策,蘇軍要麽殊死抵抗,要打算投降的話,也都把“向東跑、投降白俄軍隊”當作了第一選擇。反正只要沒到別無選擇的份上,沒人再願意投降德軍了。短短一個月內,烏克蘭的蘇軍接連敗退,一路被德軍追得渡過伏爾加河,進入哈薩克斯坦,投降白俄軍隊。

於是,在明軍統帥部的授意下,白俄軍隊從哈薩克斯坦西部邊境殺出,沖進劃給德國的“勢力範圍”。兇猛的騎兵一路向西推進,最後馬蹄踏到了伏爾加河畔。這裏距離背後的哈薩克斯坦邊境只有150公裏。

……

背後是茫茫的大草原,前方是寬闊的、波濤滾滾的伏爾加河。哥薩克騎兵們站在伏爾加河東岸,心情激動地眺望著西岸。河對岸是一座城市,隱約能看到矗立的煙筒和廠房。——那就是斯大林格勒,伏爾加河上的重要渡口、水運樞紐、工業城市,也是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城市。

這座城市原來叫做“察裏津”,內戰時期,斯大林率領紅軍在這裏打了一場勝仗,就是著名的“保衛察裏津”,因此,列寧為了獎賞斯大林,將察裏津命名為“斯大林格勒”。在後世,1956年的蘇共二十大,斯大林被赫魯曉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之後,斯大林時代結束了。1961年,這座城市被改名為“伏爾加格勒”。

只不過在這時候,斯大林已經完全顧不上“保衛察裏津”了,蘇軍也顧不上“保衛斯大林格勒”了。在天上明軍飛機的轟炸掩護下,俄軍直接從火車上卸下橡皮艇和沖鋒舟,推到河裏,快速往對岸劃去。登陸戰只打了不到兩個小時,斯大林格勒格勒的灘頭陣地就被拿下。隨後跟進的明軍舟橋部隊開始快速架浮橋,同時,越來越多的俄軍劃著橡皮艇抵達對岸,開始控制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蘇軍守軍也都是烏克蘭人,這時候已經根本不想再抵抗,官兵嘩變,擊斃了司令,整個斯大林格勒被白俄軍隊控制了。

幾個小時後,消息傳到了柏林。希特勒很是意外,他讓駐明大使求見賀子光,詢問這是怎麽回事。因為斯大林格勒明明是在烏拉爾山以西,屬於德軍勢力範圍內的,現在“明國集團”居然也染指了。

賀子光一臉的茫然,表示不知情,讓德國大使先回去,他要詢問軍方。——其實,賀子光不但知道,還是參與謀劃的人之一。這麽做的目的,就是要盡快打通斯大林格勒——這個伏爾加河上的重要渡口,搶在德軍占領烏克蘭之前,讓更多的蘇軍能夠過河,投降俄軍。考慮到即將到來的俄德對峙,俄軍需要抓緊機會,盡可能快的擴充軍隊。而俄國的人口密集區,都在伏爾加河的另一邊。

明軍舟橋部隊挑燈夜戰,一夜功夫,就在斯大林格勒架起了三座浮橋。在俄軍的監視下,密密麻麻的蘇軍俘虜排著隊,小跑著通過伏爾加河,投奔白俄這邊來。

而賀子光又召見了德國大使,說他問了軍方,軍方也不知情,這應該是白俄方面的自作主張。現在我國政府正在和俄國政府交涉中,相信會盡快解決這一事件。

電報發回柏林,希特勒除了生悶氣,也沒有辦法。他也知道隨著蘇聯政權的垮台,納粹德國將和自由俄羅斯迎頭撞上,將來的烏拉爾山脈和伏爾加河,一定安定不了。俄國人不會甘於失去他們的歐洲部分,必定將成為第三帝國最大的敵人。

但是希特勒知道,眼下不能跟俄國、尤其是不能跟明國翻臉。現在俄國是明國的附庸國,得罪了俄國就是得罪了明國。而明國又和英法是軍事同盟國,一旦和明國兵戎相見,那第三帝國就要面臨著兩線作戰的危險。到了那一步,明國、俄國、中亞各國、英國、法國,都將成為第三帝國的敵人,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對第三帝國形成戰略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