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狼群大戰拉開序幕

向小強的這個法子果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明軍工兵在拉茲多利那亞河上接連修築了好幾條“攔河壩”。這些“攔河壩”修起來沒幾天之後,拉茲多利那亞河上積聚了大量的浮屍,幾十具、幾百具的泡在那裏發臭、腐爛,往下遊直到入海的部分,河水都是臭氣熏天、蒼蠅紛飛、蛆蟲蠕動,大量的魚漂浮上來,翻著肚子死了。

但是在明軍控制區的中上遊,河水並沒受到汙染,水質依然是很清澈的。明軍從河裏取水凈化引用,並沒有什麽不妥。

但是相反,下遊靠近入海口的蘇軍控制區內,疫病又一次蔓延開來。霍亂、大腸杆菌中毒、寄生蟲……蘇軍士兵開始大規模上吐下瀉,就連海參崴的蘇聯市民也跟著遭殃了。

與此同時,明軍對海參崴的轟炸繼續夜以繼日的進行著。白天進行精確轟炸,晚上利用白天轟炸的火海作為標記,繼續往火海裏投彈。海參崴成了一片火海。

……

進入十月份以來,蘇軍趁著明軍把精銳主力都調到東北亞的機會,集結中亞邊防軍區的力量,趁機在中亞戰場發動猛攻,希望可以在另一個戰場扳回優勢。但是明軍仍然在西線留下了十個人民衛隊裝甲師的精銳力量,以這十個裝甲師為骨幹,明軍陸軍大約還有五十萬的部隊在這裏。現在中亞的前線已經到了甘肅西部,距離蘇軍的進攻大本營阿拉木圖已經超過1600公裏。這1600公裏沒有一寸鐵路,氣候惡劣,水源缺乏,風沙遮天蔽日,補給困難。

更重要的是,沿途1600公裏全部是穆斯林聚居區,是對蘇軍飽含仇視的土地。當地人千方百計的攻擊蘇軍的補給線,遊擊隊力量此起彼伏。而且當地人一邊是對蘇軍的仇恨,一邊是對自己宗教信仰的狂熱,根本不像綿羊一般的北清百姓。這些穆斯林民風彪悍,極具反抗精神,熱血上來拔刀就幹,頗不怕死。蘇軍想要壓制住局面,想要保證自己一千多公裏的補給線基本不出大事,花下的兵力、成本高得難以想象。

這種情況下,有這一千六百公裏漫長的、充滿仇恨和反抗的補給線在,已經不是誰兵力優勢誰就能占優勢了。盡管明軍把精銳力量抽走了,但是中亞戰線仍然沒有多大變化。蘇軍打到這裏仍然是強弩之末。和之前不同的是,之前是雙方的拉鋸戰,蘇軍從疆東打到豫西,然後明軍再從豫西打到疆東……

現在,不過是戰線穩定在豫西罷了。差不多就是在敦煌——玉門一帶小幅度東西擺動,戰線小規模的拉鋸著。

但與此相反,明軍在東北亞戰場上,卻一直在高歌猛進。統一戰爭初期的勝利模式仿佛又一次被復制了:明軍機械化軍團兩翼突破——中央合圍——殲滅俘虜大量蘇軍——繼續突破——中央合圍——殲滅俘虜大量蘇軍……

僅僅到了10月16日,東線戰役開始僅僅20天後,明軍東方集團軍群就已經基本控制了烏蘇裏江以東除海參崴之外的全部土地,北方集團軍群也控制了黑龍江以北、結雅河以東的幾乎全部土地。

但是兩個集團軍群還沒有連成一片。阻止他們連成一片的,一是黑龍江,確切的說是黑龍江下遊,流經蘇聯的部分,俄語叫阿穆爾河。二是蘇軍仍然堅守著的哈巴羅夫斯克——共青城一線的地域。這條狹長的蘇軍控制區和阿穆爾河並列,聚集了蘇軍遠東紅旗兵團的大部分主力。遠東紅旗軍團的司令部就在哈巴羅夫斯克城裏。明軍兩個集團軍群打到這裏,就遭遇到了最激烈的抵抗,一時無法會師。

不過,除去了海參崴和哈巴羅夫斯克——共青城一線這兩小塊蘇軍控制區,明軍已經拿下的區域已經非常遼闊了,可以說已經頂得上一個北疆那麽大,甚至還要多了。明軍在37年冬天之前的進攻計劃,從面積上看,現在已經完成了差不多四分之一。

雖然哈巴羅夫斯克——共青城一線的面積比海參崴蘇軍控制區大得多,但是明軍對於這條狹長地帶卻很有信心。主要是這裏不像海參崴那樣,是幾十年經營下來的大要塞。哈巴羅夫斯克——共青城一線長度有三百多公裏,但是寬度卻很小,最寬的地方只有五十多公裏。最窄的地方只有幾公裏,明軍一發炮彈都能打過去。

而且,這塊控制區基本也是在阿穆爾河兩岸,兩岸一馬平川,無線可守。現在蘇軍之所以還能勉強頂住,純粹是依仗著用人命填。蘇軍遠東紅旗軍團近半的兵力、火炮、坦克,現在都被圍困在這一狹長地帶。而明軍再想往裏推進,就感到比較吃力了。

大明內閣已經初步決定,打下哈巴羅夫斯克後,就先把“自由俄羅斯”政府設在這裏。先把班子搭建起來,牌子打出來,然後開始履行它的使命:對內招兵買馬,對外滿世界購買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