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瀛台的囚犯

連日來空蕩蕩的街道,沿街緊閉的門窗,荷槍實彈巡邏的近衛師士兵、守在路口的敦實的重型坦克,確實給了廣武、還有大清金字塔頂端的那百十個高官權貴家庭以不小的安全感。但是多日來的戒嚴,已經導致北京城內的經濟近乎崩潰。百姓不準出門,無法自行謀生。家中余糧耗盡,無法出去買。整個北京城處於人為饑荒的邊緣。

廣武的頭腦很清醒,他知道安全感歸安全感。眼下雖然安全,但只是暫時的。僅僅是這“不許百姓上街”,就難以長期實行下去。這十幾天“安全”換來的,是北京已經成了一個處於爆炸邊緣的鍋爐。不說別的,再過幾天大多數家庭家中余糧耗盡,面臨餓死的時候,那麽就算是機槍坦克,也阻止不了暴民湧上街頭了。

到了這個節骨眼上,連平時根本不敢給自己提建議的幾個近臣們,現在也大著膽子,拐彎抹角地向自己進言: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廣武自己也完全明白。他和幾位近臣商量了一下,決定采取暫時的、逐步的放松措施,至少讓北京老百姓不至於因為饑餓鋌而走險。

於是,在12日早上的《大清日報》頭版,全版登載了廣武皇帝最新的“愛民德政”:即日起,凡是符合條件的家庭,均可憑身份證尾號,上街買菜了!

詳細規定是這樣的:每個漢族市民都可以在自己身份證最後一位數所對應的日期、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到規定的菜市場、按照規定的價格,自由自在地購買規定的糧油菜品。比如張三的身份證號組後一位數是“7”,那從今往後,他都可以在每個月的7號、17號、27號三天出去采購。當然,要在規定的時間段內。一般都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北京城內的滿族市民只需要排“單雙號”上街即可。也就是身份證號的最後一位是單數,就可以在單數的日期上街采購,雙數的話就在雙數的日期出門。

北京城內的外國人不在戒嚴令的範圍之內。只要是外國人,都可以自由出行,不受限制。

……

之前分散在全北京城的若幹個小菜場,現在幾乎被關閉殆盡。只留下四個最大的菜市場,由官方統一控制,統購統銷,按照官方價格出售。

廣武這是一舉兩得。一來維持了戒嚴的基本狀態,二來也能最大限度的搜刮民間的金銀。現在,廣武對於保住大清基業已經不抱希望了,他已經在籌劃外出流亡了。現在,他要盡可能地把整個大清的財富搜刮幹凈,然後轉移到海外。

最大限度的搜刮民間,這也是下面朝廷官員的共同需求。他們雖不一定要像廣武一樣流亡海外,但是南明承諾只要主動投降,就保證北清官員的既得利益。那麽現在能多撈一點是一點。南明來了就沒法撈了。

《大清日報》像往常一樣塞到了每一家的報箱裏。大街上的宣傳車也緩緩開動著,大喇叭裏播放著皇帝陛下的“愛民德政”。除了內容本身,還有若幹封在北京的“外國友人”的來信,都是熱情洋溢地盛贊皇帝陛下的這一偉大的愛民舉措。他們“羨慕地”說,即使是在歐美,這種戒嚴中還能允許百姓上街的情況,也是十分罕見的。“外國友人”們勸告大清的百姓,一定要懷著感恩的心、幸福而平靜地生活。因為要不是皇帝陛下,大家怎麽可能有機會上街買菜。而他們親眼所見,南明的百姓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活活餓死……是大清廣武皇帝陛下救了全城的百姓……

北京城的百姓們本來都不太鳥這份《大清日報》的。經常是好幾天才打開報箱,取出一大摞報紙,然後往那兒一扔,該糊窗戶糊窗戶,該擦屁股擦屁股,反正一般沒有病的都不會去看。送報紙的差人也不管,反正只要交錢了就行。但是今天,滿大街的大喇叭廣播不停傳進窗戶,好像說的還是報紙上的事。這一下,報箱裏積攢多天的報紙,都被人們取出來翻看了。

被關在家裏十幾天、就要斷糧的北京老百姓們,這一下仿佛是久旱逢甘霖,全城頓時一片歡騰。很多老年人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直接在家中對著皇宮的方向跪下,顫巍巍地叩頭,口稱“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還有很多人從窗口向外喊著“皇上萬歲”。

當然,那些老年人大部分是真情實感。而趴在窗口向外喊“萬歲”的,有多少是被安排好、喊給街上的外國人看的,就不得而知了。

12日中午,大街小巷上出現了第一批被準許上街采購的市民。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打著整齊的橫幅,喊著整齊的口號。橫幅上寫著:

“恩同再造”、“吃水不忘挖井人”、“叩謝吾皇,叩謝朝廷”、“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買菜”、“國有廣武,生活不苦”、“吃上葷腥,全靠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