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大屠殺為什麽

對清軍戰俘的肆意虐殺,在日軍中漸漸蔓延開了。

開始只是零星的“個人行為”,日軍官兵的借口也都是自己“受到了冒犯,不得已手刃之”。但是由於沒有收到任何處分,軍官和憲兵也沒有制止這種行為,很快,這種零星行為就演變成了大面積行為。

由於看不慣清軍俘虜那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尤其是他們身為俘虜還那麽高興,那些驕傲的日本兵都覺得自己的道德底線受到了挑戰,每個人肚子裏都憋了怒火。再加上之前“清軍魚雷艇對日本船只的攻擊”事件,那種蔓延全國的仇恨,此刻更是火上澆油。

很多日本老兵、或者是下級軍官,僅僅是為了向新兵炫耀自己的“膽量”,展示自己的“武士氣概”,就從清軍俘虜裏挑出一兩個人來斬殺。挑人的方式,有的是找茬,沖著某個清兵俘虜大喝一聲,叫他過來,命令他向自己鞠躬。清軍俘虜當然聽不懂,就算過來了,也是站在那裏不知所措,瑟瑟發抖。這樣,這個日本兵就可以聲稱自己“受到了侮辱”,直接拔刀斬之。更有甚者,甚至連這種把戲也省了,直接隨便拉出一個人來砍。

現在的日本軍隊,已經不是日俄戰爭時期、一戰時期那種因為要“脫亞入歐”而竭力顯示自己如何“文明”的軍隊了。進入三十年代後,日本的大和民族主義回潮,無論軍民,全社會都在提倡“大和魂”,推崇傳統的日本精神。“武士道”這種東西在日軍中本來就根深蒂固,現在更是變本加厲、開花結果。現在日本軍隊已經從一二十年代那種“崇洋媚外”的軍隊,蛻變回了“由武士道精神武裝頭腦”的軍隊。用後世的術語說,就是“法西斯化”了。

在日本,軍人或者說武士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傳統的日本社會裏,武士斬殺“賤民”不需要負任何責任,屬於特權階層。即便是在明治維新後的新日本社會裏,普通市民走在大街上,見到穿制服的軍人,都要向他鞠躬。軍人和平民在街上一起行走,即使兩人是朋友或兄弟,那個平民也不能和軍人並排而行,而是要落後半步。

所以在日本,軍人階層的驕傲和優越感,已經深深印到骨子裏去了。現在面對敵人俘虜,這種“天下最賤的賤民”,居然不向自己鞠躬,日本兵完全就可以說自己被冒犯了。那麽按照日本文化中的處理方式,只能是“拔刀斬之”。

日本社會“士農工商”中,最高等的“士”是武士,是職業軍人。而中國的“士農工商”中,最高等的“士”是文士,是文人士大夫。職業軍人在中國社會反而是最末流的,都是那些犯了罪的社會渣滓才會被“充軍”,被稱為“賊配軍”。日本人當軍人最榮耀不過的事,而中國人講究“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

中國人傳統文化講究“分是非”,講究“天下事大不過個理字”。什麽事都想辨明是非,動不動就說“你還講不講理了”。而日本人傳統文化中不論是非,不論理,只論強弱尊卑。

現在清軍俘虜們可能覺得:你又不是我什麽人,我憑什麽給你鞠躬?哪條王法上寫著了?而日本兵認為,現在我是強者,你是弱者,你給我鞠躬是該的,不然我就可以隨便殺你。

清軍俘虜覺得:我投降怎麽了?當戰俘怎麽了?自古不殺降卒,大丈夫能屈能伸,勝敗乃兵家常事……日本兵就會認為,既然你沒戰死在戰場上,那現在就是用全部尊嚴換來了苟活,你現在已經是連條狗都不如了。我高興怎麽虐待你就怎麽虐待你。我對你再殘忍,我在道德上都沒有一點負擔。

……

清軍如此快速、如此大規模的投降,是日軍上下都始料未及的。日本軍令部制定計劃的時候,根本沒考慮到會在短時間內,突然有那麽多的戰俘要處理。僅僅一個上午,手裏的清軍俘虜就超過了十萬。日軍的進攻計劃、後勤保障、甚至行軍交通,都完全被這十萬俘虜給打亂了。

日本兵們都很不理解,自己有什麽義務照顧這些俘虜。為什麽要把寶貴的糧食從勇士口中省出來,給這些懦夫吃。日軍士兵中,普遍都產生了“幹嘛不把他們都幹掉”的想法。不少支部隊的指揮官,也都有了“幹脆把他們都幹掉”的念頭。反正他們是敵人,幹掉敵人有什麽錯。

日本軍人的傳統思想中,沒有“戰俘”這個概念。他們的戰爭角色裏,也要麽是自己人,要麽是敵人,沒有給“戰俘”這種事物留下空間。日本人不認為敵人放下武器就不是敵人了。噢,剛才還端著槍向我射擊,現在我剛沖到跟前,你就把槍一扔,舉手投降,我還不能殺你。哪有那麽便宜的事?都這樣的話仗還怎麽打?

現實上的需要、和傳統觀念的作用加在一起,虐殺俘虜的情況更普遍了。單單一個上午,這樣被零星殺掉的清軍俘虜,就達到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