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虛弱的巨人

“還要說一說新漢軍,”十四格格說道,“新漢軍可以說是大清內部的漢人官員勢力想方設法組建的一支隊伍。目的呢,也可以說是為了和滿、蒙八旗師相抗衡。如果說它是一支政治武裝力量,也不為過。新漢軍的裝備編練也還不錯,雖然少了皇家的偏袒,但是卻有漢人官員勢力的支持。他們采用的裝備雖然比較雜,但是軍紀作風要比舊漢軍要好些,戰鬥力也好得多。

“不過也只是相對好一點而已,而且僅限在士兵層面。軍官體系一樣糜爛。年前的南京戰役,和我軍正面對抗的除了八旗師,主要就是新漢軍。而那次戰役,新漢軍又丟掉了近十個師。新漢軍的番號原計劃從七十三到一百二十二,但實際上建成的只到了第九十七師,其他的都只有番號沒有部隊。也就是說,新漢軍計劃五十個師,實際有人的只有一半。另一半只是賬面上的。”

“接下來,就是大清陸軍的最主要組成部分,舊漢軍。舊漢軍是歐洲大戰期間大擴軍時代的產物,編制番號也是五花八門,連大清陸軍自己統計起來都很頭疼。估算起來,應該有近兩百個師。這些部隊有的有些戰鬥力,有的基本就是烏合之眾。

“裝備呢,更是參差不齊,有的連隊有一百五六十人,兩挺重機槍、幾門迫擊炮;有的部隊一個連只有幾十人,甚至連步槍都不全。至於紀律訓練作風,那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是這樣一支部隊,但是他們有著龐大的數量。一些狀態比較好的部隊都被安排到了長江流域,作為對明戰鬥時的炮灰使用。

“排在漢軍後邊的是大清民族師。民族師這個名稱是清軍對回(維)藏等民族武裝的稱呼。經過戊戌變法的革新後,加上幾次平叛戰爭的打擊,新疆西藏的少數民族基本服從了中原清王朝的統治,但是各民族都多少保留了自己的武裝力量,政府也予以承認給予番號。但這些武裝的實際控制權,基本都在各民族王公手裏,名義上是國家的軍隊,實際上是私人武裝。至於民族師有多少人,這個連北京都不知道。而且能肯定,大明對清作戰的時候,基本不會遇到這支力量。

“再往後就是守備師。守備師可以說是大清最老的一支部隊了,他們常年駐守在邊境、海岸、交通樞紐等地,自己務農屯墾。現在他們基本上都成了拿槍的農民。有些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那裏的守備部隊也是亦兵亦匪,幹脆自己幹起了殺人越貨的勾當。還有很多偏遠地方的守備師,同一些舊漢軍組成了不少的地方軍閥勢力,依靠賄賂當地官員和上面的保護傘,稱霸一方。

“清軍的最底層部隊,也是最後一種部隊,就是架子師和國民師。可以說它們是一對孿生。架子師其實就是一個由軍官組成的部隊架構,戰時補充士兵成為部隊;而國民師其實就相當於民兵鄉勇,他們是只有士兵和組織者而沒有軍官;之所以把他們分開還分別給予番號,還是因為處於統治的考慮。漢軍數量已經很多了,而再加上國民師,那漢族武裝數量就太龐大了,讓朝廷不安。這樣把官兵分開戰時組合、平時分散、也不會有威脅統治的危險。

“這樣看來,大清陸軍雖然號稱千師,但實際上有戰鬥力的部隊不過24個滿八旗師、32個蒙八旗師、15-20個漢新軍師、還有200個舊漢軍師中的不到100個師。總作戰師大約是170-180個師左右,作戰人數大概有300-400萬人。其余那三百多萬的部隊要麽是不成樣子的爛兵,要麽是帳面上的數字和臨時的農民演員。

“這三四百萬有戰鬥力的部隊中,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部隊去了北方,其中還有相當多的精銳師。這樣算下來實際能和明軍作戰的部隊,不過200萬左右的正規作戰師。就是這些部隊,裝備、訓練、士氣、還有軍官素質等等,也是大大遜於大明陸軍的。

“綜上所述,這支世界上最龐大的‘千師陸軍’中,能和大明36型步兵師抗衡的,也就是滿蒙56個八旗師,不到一百萬人。而整個清軍中,能和大明人民衛隊裝甲師和步兵師單獨抗衡的,幾乎沒有。”

……

十四格格說完,跟向小強點點頭,然後放下指揮杆,站到一旁。

下面每一個人都怔怔地望著十四格格,一時有點反應不過來。他們沒想到,原先腦中的滿清“千師陸軍”,在這個滿清格格、前特務頭目的口中,竟是這麽的虛弱不堪。甚至她說“實際能和明軍作戰的部隊,不過200萬左右”,這就太聳人聽聞了。大明陸軍現有的兵力,都不止這個數。

滿清是一個虛弱的巨人,這個概念明軍官兵之前也有。但是沒有人能料到,這個巨人竟然虛弱到了這個程度。

考慮到十四格格原先在滿清的身份、地位、職務,誰都不敢貿然提出異議。對清軍的現狀分析上,十四格格是整個大明中最有權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