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提純可卡因人咬狗(第4/26頁)

《新英國醫學雜志》,300(7),1977

沒有人注意這篇文章。因為遊離鹽基可卡因在美國還非常稀罕,也幾乎沒有什麽有關其危險性的報道。然而隨著這個趨勢的流行,醫院接收的病人也開始增加。但是第一次真正證明抽可卡因非常危險的跡象還要等到很久以後才會出現。

就在遊離鹽基可卡因在北美流行的時候,南美洲正在發生著非常奇怪的事情。第一個注意到它的是秘魯醫生勞爾.傑瑞。1976年,他在秘魯的一本不知名的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有關濫用可卡因的論文。他寫道,由於世界可卡因市場的急遽增長,南美流行起了抽古柯膏的習慣:有越來越多的人生產可卡因,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古柯膏。抽古柯膏的習慣一旦在農村人口中紮下根兒來,接著就會進入城市。以前沒有接觸過毒品的秘魯人也在嘗試它——而且上了癮。這一習慣正在迅速蔓延開來。

1974年,利馬第一個遭到了襲擊。這個習慣又從利馬橫掃整個秘魯,轉而進入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傑瑞指出,抽可卡因膏一開始讓使用者感覺非常好,很快就出現偏執症和焦慮感,而且非常想繼續抽下去。無論花什麽代價都行。他的病人產生了幻覺,看到了各種光,雲和點。他們認為有動物在自己的皮膚下面爬。他們聽到有人在恐嚇他們。盡管有這麽多的怪異的副作用,他們還是會繼續會一次抽上兩到三天,到最後會因為失去知覺而不得不停止。有時候他們還試圖傷害自己:他的一個病人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偏執症,醫生發現他不斷用廚房用的刀子刺自己的胸部。“現在城外利馬的各個精神病醫院的藥物上癮部收治的病人主要都是由於嚴重依賴古柯膏而引起的,”他這樣寫道,“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種新的流行病,應該利用我國所有的可利用資源來徹底控制它,研究它。”

1978年,傑瑞發表了第二篇論文,他在文中寫道,抽古柯膏會讓人完全無法自制,他的有些病人會坐在那兒一口氣抽掉50克的可卡因。病人顯得非常可憐:

非常瘦弱,頭發蓬亂,面色蒼白,總是疑心重重地左右張望……出現視覺幻覺(看到陰影,光,人行)……身體檢查的時候發現許多人瞳孔擴大,脈搏加速,出現精神運動性興奮(搖晃,戰栗,明顯的焦慮)。皮膚上有抓痕的人比率很高……這些人中有三個病人死了,兩個是因為急性中毒,一個是自殺。

《古柯膏綜合症》,傑瑞,1978

玻利維亞的情況是由另一個名叫尼爾斯.諾亞的醫生發現的。他報道說,抽古柯膏的現象在那兒也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抽古柯膏的玻利維亞人也經歷了可怕的改變。

他們生活在精神世界裏,絲毫感受不到人類的關系,感情或是愛和溫情的表示……變得對什麽都無動於衷,對身邊的人類的問題毫無感覺……責任感和為生存而抗爭的本能完全消失。據警方說,他們常常發現吸毒者幾乎全裸或是只穿著最低程度的禦寒衣物在抽古柯膏。他們唯一想到的東西就是毒品,怎麽弄到它,什麽時間在什麽地方抽它。

——《古柯膏給玻利維亞帶來的影響》,諾亞,1978

在美國,沒有人去注意傑瑞和諾亞的論文,這部分是因為文章是用西班牙語發表的,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的人認為可卡因沒有危險,不會讓人上癮:大家都知道可卡因不會產生那樣的後果。要麽是兩個醫生誇大其詞,要麽幹脆就是他們弄錯了。耶魯大學的羅伯特.拜克就是持這種意見的人之一。別忘了,經常被引用的那句大意說可卡因就好像“薯片”一樣危險的話就是拜克說的。拜克有個研究生大衛.普雷,他要到南美洲去研究古柯葉子嚼食者血液裏所含的可卡因水平。第一個遭遇這一危險的新趨勢的就是普雷。他1977年夏天剛一到達秘魯,馬上就意識到這裏正在發生著某種古怪的事情:

我從到這兒的那一刻起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因為——我的意思是——你可以聞到它的存在。到那兒的第一天,我呆在裏面的一個中產階級區,你可以聞到滿大街都是這東西的味兒,聞到人們正在抽它……它有種非常的強烈的甜絲絲的味道——非常獨特的味兒。你想不注意它都不行。我很快就知道這是什麽東西了。人人都知道它是什麽。我在那兒結識了不少秘魯朋友。他們中的許多人都來自貴族或是上層社會的家庭,所有人都有朋友染上了毒癮。

盡管普雷最初的興趣是研究古柯葉子嚼食者血液中的可卡因水平,但是他對這些吸毒者也很感興趣。由於他講西班牙語,所以他看得懂傑瑞有關吸古柯膏的論文——事實上,他把這篇論文翻譯出來寄給了拜克——但是,同拜克一樣,他也認為這篇文章有點言過其實。然而當他最終見到傑瑞本人的時候,他被說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