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萬裏關河

PS:大流士一世《貝希斯敦銘文》:“下列諸省:波斯、埃蘭、巴比倫、亞述、阿拉伯、埃及、沿海、呂底業、愛奧尼亞、米底、……花剌子模、巴克特裏亞……共二十三省歸屬於我,按阿胡拉·馬茲達的旨意,我成為他們的國王。”(林志純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上古部分),第187~188頁)

……

“溫泉關一戰,薛王為數千希臘人所阻,死傷兩萬余才堪堪拿下關隘,此役斯巴達之王雖戰死,但薛王也為之心驚,不敢再攻伐斯巴達,遂移師雅典。然雅典空其城邑,其國王臣民遁入海島,薛王大怒,燒其都城,又令水師戰船八百,追擊雅典舟師。”

“當時,薛王高踞山頂,坐於鍍金寶座之上,令臣在左,令波斯史官在右,同觀這一波斯滅希臘之役。然雅典海軍船只雖少,卻擅長水戰,舟船犀利,以兩百敵八百,竟越戰越勇,從清晨戰至夕陽,波斯水師大潰,半數被擒,海上盡是殘船木板,死者上萬……薛王見狀,心如刀絞,不由得頓足捶胸,失聲慟哭……”

他描述得繪聲繪色,將薛西斯的懊惱完全呈現出來,趙無恤不由哈哈大笑。

不過他現在最關心的是,柳下越有沒有機會與希臘人碰個面。要知道,後世一直有種說法,在埃及和兩河這兩個最古老的文明之後,公元前一千年到公元前後,又興起了三個古典文明:中國、希臘、印度,他們後來居上,在哲學科學等方向遠遠超越了埃及和兩河。這段時期被稱為軸心時代,最大的貢獻是幾個宗教的印度且不說,希臘和中原,堪稱東西翹楚,留下的精神和物質文明奠定了後來兩千年的世界格局。

若是趙無恤沒記錯的話,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大能還沒出生,但是畢達哥拉斯學派已經有了,這個學派在幾何學、自然科學和哲學上都有很深的造詣,若是能與東方進行交流,對臨漳學宮裏方興未艾的數學、格物學和名辯學都有很大補益。

然而可惜的是,柳下越名為賓客,實為囚徒,被波斯人死死看著,根本沒機會去希臘好好走走轉轉,便跟隨薛西斯返回了波斯。

“在水陸皆遇挫後,薛王已無戰心,遂留少許兵力守海峽,大軍撤回。”

“遭此大敗,薛王色厲內荏,不敢再言東征中原之事,更懼怕絲國與希臘東西夾擊。遂放臣東歸,聲稱西方之萬王之王,願與東方趙天子為友,派遣使者,互通有無,還贈了臣波斯女子十人,駱駝十匹,駿馬十駟,黃金十斤……”

見趙無恤對希臘那個小邦念念不忘,他又道:“臣於次年(公元前479年)東返,返回前聽聞,希臘諸邦的聯軍再次擊敗波斯,幾近將波斯人趕回西海東岸。如今,希臘已成波斯大敵,心腹之患,見波斯連希臘都無法征服,波斯的一些郡和屬國也發生叛亂,薛王四處平叛,疲於奔命,現如今看來,這波斯雖大,但各郡仍不穩固,各郡文字異形,語言異音,連信奉的鬼神也完全不同。照臣看來,若不更制,這波斯遲早要分崩離析。”

趙無恤也有所感觸:“中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兼並諸侯易,唯堅凝難。”

波斯還好,至少維持了兩百多年統治,不過從始至終,波斯都只是一個不同郡國構成的聯邦,距離真正的帝國差得遠。後來的亞歷山大帝國,更是驟然興起,又驟然分裂,秦朝也是同樣的道理,唯一的區別是中原分而再合,但西亞和北非則很難完全捏合,到現在還是支離破碎。

其中緣故,趙無恤再清楚不過:“以兵道征服天下,不過十年便可,但想要以王道堅凝天下,使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非百年不能有成效!”

天下一統是大勢所趨,但要如何避免亡秦之患,才是最考量統治者的難題。

他無奈地笑了笑,又問道:“如此說來,子騫去時花了四年,回時只用了兩年?”

“從波斯都城再到大夏(巴克特裏亞),路途安全,臣只花了數月。之後因為懼怕再被塞人所劫掠,臣便聽從大夏人之言,改走了西域的南道。”

他在地圖上指給趙無恤看:“臣東出大夏,先到了遊牧的西胡,進入沙漠後途經莎車、豎沙兩城邦,又經過盛產美玉的白玉山國,當地人又自稱於闐,這之後沿著昆侖山東行,又回到了樓蘭,然後便是原路返回。”

如此一來,柳下越算是把西域的南道北道兩路都探索了一遍,還畫了地圖回來,真是難得可貴。

不過說到這裏,他又面色一黯,向趙無恤請罪道:“然再度途經西羌時,恰逢西羌各部戰亂,臣的部屬再度失散,所帶的汗血寶馬、黃金、波斯女子又為羌人所掠,臣孑然一人,又被羌人拘禁了月余,以趙國使者的名義多次恐嚇,羌人才將我放歸,臣聽聞君侯正在攻打秦國,不敢貿然入秦,只能先轉道烏氏,這才得見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