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2/2頁)

白公勝這是在表示,自己絕不會行叛亂之事!

他揪著高赦的衣襟,厲聲勒令道:“今日的謀逆之計,我左耳進右耳出,汝不可再言,否則,我手裏的劍決不輕饒你!”

“唯……”高赦本來就沒指望一次就勸成功,能在白公勝心裏埋下一顆種子便已不錯,索性見好就收。

高赦退下後,白公勝站在江邊,一會兒看著潺潺江水,一會兒又掉頭看看夜幕中被兩山所夾,龍盤虎踞的冶邑,心裏思量開了。

縱然他口口聲聲說要效仿孫叔敖,但要知道,孫叔敖生前極其簡樸,死後,其後裔也只得到了江南的一小塊卑熱之田為封地,與孫叔敖的功績頗不相符啊。

但當初若敖氏若能成功,現在坐在楚王位置上的,還指不定是誰呢……

於是到了次日一早,在白公勝上船啟程前,他對當地的僚吏下令道:“此地已非吳地,當更改吳國時的城名,自此以後,此邑,就命名為金陵邑!汝等需擴建墻垣,將金陵經營成丹陽之地的主邑!”

聽著這番命令,站在一旁的高赦似笑非笑。

其實昨晚他的那番話,白公勝是聽進心裏了,這位王孫本就不是一個忠臣,否則早就提劍將高赦砍了,哪還用等到下次?

以他的急功近利的暴躁性格,也做不了不求身後功名的大忠孫叔敖……

高赦希望,白公勝帶著一份希望興沖沖地西去,在郢都遇阻後,會考慮考慮自己的建議……

……

到了四月份時,白公勝已經抵達郢都,他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在萬眾歡呼聲和楚國貴族們的冷眼旁觀中,正式成為“左尹”,助令尹子西處理國政,開始進一步推行“新法”。

與此同時,勾踐派出的使團,也跨越千裏抵達了鄴城,他那去王號,請求改封的意願,也呈現到了趙無恤案幾面前……

PS:關於金陵一名的由來,小說裏沿用唐代的《建康實錄》記載“楚威王因山立號,置金陵邑”,而不是秦始皇埋金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