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3/3頁)

望著專鯽和眾吳人的屍身,趙無恤嘆了口氣,春秋之世,吳越之士,為了一句承諾,一個認可,便能將生死托付,雖九死而不悔,這樣的人,縱然是敵人,他又如何不能肅然起敬,不能加以成全呢?

雖然尊重了這些吳人的選擇,但不知為何,趙無恤感覺口很幹,心裏更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憤怒和悲涼,它在內心不斷膨脹,想要尋找一個釋放的出口,這種感覺,回到春秋後他曾經多次感受過。

那是在太行羊腸坂風雪夜刺,樂祁重傷,卻視死為樂途的時候;是在夾谷之會,孔丘如螳臂當車般,驅車阻攔齊魯兩軍交戰的時候;是在六卿之亂,伍井為了給韓軍斷後,戰死於台谷小城的時候;是在豫讓毀容吞炭,蟄伏於安邑行刺魏伯的時候;是在秦趙交鋒,秦國兵卒縱然知道自己必敗,卻仍然高呼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沖擊趙軍方陣的時候……

這些人,他們用飛蛾撲火的姿態實踐著道義上的最高原則,以追求精神上的永生,這就是春秋時代獨有的人格獨立精神,已經超越了國別,家族,成了士與國人自我尊嚴意識的卓然不屈。

這就是先秦士風,陽剛而壯烈,一如論語所言:“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

“壯哉,仰天呼氣兮成白虹!”趙無恤脫口而出。

他又道:“惜哉,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趙無恤為專鯽這三千甲士,一百八十三名烈士的歸宿慨嘆惋惜,出於趙國官府對忠義的提倡,他會將此事大加宣揚。但他內心深處,卻又為他們不值,為他們的境遇感到憤怒!

“讓麾下忠臣如此遭罪,是身為君王的失敗。今日三千吳甲死於此地,非寡人所殺,今日一百八十三人自殺,實非自殺,而是昏君夫差殺之!”

趙無恤傳令道:“讓輜重營留下收斂眾人屍身,就地厚葬,與趙卒烈士同等規格。其余大軍連夜渡河,步卒進攻吳國淮北地,騎兵徹夜追擊!”

“唯!”目睹吳人的壯烈死狀後,趙軍眾將也是豪爽男兒,無不怒發沖冠,也順著趙無恤的話,將憤怒轉移到夫差那裏去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自家君侯心裏想的還有另一件事,那就是通過這些吳人的悲壯的死,趙無恤開始對吳國力量重新審視。

無恤認為,短期內征服吳國,統治吳人,看來是不可能的,這個邦國國民的輕死易發讓人敬佩而又畏懼。若能擊殺夫差,則吳國再也翻不了天,只能苟延殘喘,若不能,也要盡量削弱他們的有生力量!

“寡人就算追到淮河,也必得夫差而殺之!寡人不欲罪江淮壯士、百姓,唯問罪於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