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麟之趾(第3/3頁)

再說了,雖然歷史上趙襄子這副身體還有四五十年好活,現在若從壯年就善於調養,不要沉溺女人和酒色,只怕能活更久。但就像趙無恤對樂靈子說的,出征在外,誰也說不準會發生什麽,楚昭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管你有多大的雄心壯志,也敵不過小小心疾。

作為一個謹慎的人,趙無恤總是喜歡把事情準備周全再去邁下一步,萬一有意外,他可不希望自己打下的碩大家業,會像亞歷山大大帝那樣,身死地分。

若按照正統的理論來看,趙操年紀雖大,但他母親是伯羋,是妾室,趙恒雖然年紀略小,卻是正兒八經的嫡子。

但趙無恤不會單純按照禮法來做事,他還要考慮到兩個兒子的能力和未來發展。

“阿滿……”想到這個兒子,趙無恤無奈地搖了搖頭,眼中有一絲歉意。

作為無恤的長子,趙操剛出生的那幾年獨享了父愛。直到六卿之亂,趙鞅死去,趙無恤必須坐鎮河北,無法兼顧魯地,於是就讓年幼的趙操去魯國做“正卿”,以安魯士之心。這之後七年過去了,父子二人見面的次數一只手數的過來,上次相見,還是元月他來祝賀父親列為諸侯。

趙操已經是十余歲的小少年,身材瘦高,趙無恤都快認不出他是自己兒子了。因為長期分離,此子與趙無恤的關系有些生分,在缺少父愛的情況下,又造成了怯怯的性格,並且因為體格較弱,也對弓馬之事無甚興趣。

但更讓趙無恤不喜的,是他過於仁厚實誠了。

一月份時,趙無恤讓趙操來面前問對,便發現他對禮、樂、詩都掌握得不錯,但的言談裏有許多“柔仁好儒”的成分,當時便斥責道:“趙氏乃臯陶之後,立國自有制度,本以禮法雜之,奈何純任德教!?”

……

PS:百科將趙襄子卒年定在公元前425年,這一年份是根據《史記·趙世家》裏趙襄子在位年份推算的,然而在此之前,史記卻將趙簡子死去的時間延後了18年(左傳載趙鞅前476年死,史記卻錯記為前458年)。

如此一來,史記裏說“襄子立三十三年卒”,便應該是公元前443年,這才是趙襄子準確的卒年。趙桓子奪位也應該是這一年,可以作為佐證的是《竹書紀年》:“晉敬公立十又一年,趙桓子會[諸]侯之大夫,以與越令尹宋盟於”,晉敬公十一年,是前441年,可知趙襄子這時候已死。

所以小說裏,趙無恤的生卒設定為:公元前519年—公元前443年。

以上參考錢穆《先秦諸子系年考辨》三三、趙簡子卒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