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鄒魯(第2/2頁)

趙無恤擺了擺手,讓眾人肅靜,隨後說道:“先讓理官定下邾子的罪名。”

趙氏的律法,不但通行於晉國、魯國、衛國,更要求泗上諸侯遵從,若是有跨國的案件,就要移交趙氏審理,卿大夫、國君也不例外。

邾子曹益本來就是個昏君,歷史上不但被三桓俘虜過,還被立他為傀儡的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同時嫌棄,將他廢黜兩次。他的罪名很好找,隨便就能湊出一大堆來,什麽對臣下卿大夫暴虐,對民眾苛刻,不敬祖宗,寵信奸佞……更嚴重的,是大量用人殉葬,這違背了在魯國極為盛行的“人道精神”和“仁”。

最後,罪名出來了。

“邾子曹益用夷禮,遠諸夏而親蠻夷。”

聽到這個罪名,孫武心裏嘀咕,你趙氏還狄服騎射,並且大量廢黜周禮呢,是不是用狄禮?不過成王敗寇,邾子曹益是沒法為自己辯護了,魯士也十分贊同,因為歷史上魯國借口邾、莒、杞等國用夷禮,討伐過他們無數回。

但最終,趙無恤還是沒采納宰予等人的提議,直接夷滅邾國社稷,將其化為魯國的縣。

“邾國畢竟是殷商之時就存在的千年古國,不可貿然絕滅。”

他大手一揮,以“用夷禮”的罪名,將邾子曹益拘押起來,押送到曲阜軟禁起來,讓魯士好好教導他何為華夏之禮……

曹益就這樣離開了自己的國土,君位空懸,國不可一日無君,該如何是好呢?

趙無恤沒有理會那些想要嘰嘰喳喳的邾國公子,他宣布在曹益學會夏禮回歸之前,邾國將作為趙氏代管的地區。不但如此,趙無恤還把“用夷禮”的罪名,扣到了附近的小邾和濫國君主頭上,將他們一同押到曲阜軟禁,在明眼人看來,這三位君主怕是永遠都學不會,也回不來了。

接著,趙無恤將“三邾”重新合並,改稱“鄒國”,三邾本同源,如今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再度合一。

至於管理鄒國的人選,趙無恤指定了堂弟趙廣德,他的職位和趙伊一樣,也是卿,鄒國之卿。

“和衛國一樣,這只是趙氏直接統治鄒地的一種方式。”他對趙廣德自然不需要隱瞞自己的意圖。

趙廣德被派到魯國,是為了防止魯士架空小侄子,誰料這麽快就得了一個卿位,他有些驚喜莫名,這下子趙氏一門四卿,這是亙古未有的事情。

在屏退其他人後,趙無恤如此問趙廣德:“其實直接夷滅三邾,將其劃入魯國治下更為便捷,你可知道,我為何要多此一舉,讓你統轄鄒地?”

趙廣德了然於心:“魯國需要強大,但也不能太強大,強到比趙氏本部還要巨大,不然,只恐枝大於幹……”

“不錯。”

這就跟後世行政區不宜太大一個道理,造一個龐然大物的州部出來,只會給自己找麻煩。而且趙無恤的兒子年紀還小,性格又柔弱,魯士隱隱有架空他的趨勢,不得不防。有趙廣德在鄒地,若魯國有變,一天就能揮師抵達曲阜,這也算在東方的第二道保險吧。

趙無恤還對他耳提面命道:“鄒國之下,共有鄒、繹山、郳、濫四個縣,你統治時,一方面要依靠從晉、魯來的士,一方面也要慢慢翦除卿大夫的力量,最後達到各縣編戶齊民,律令暢通。”

如此一來,泗上最大的諸侯邾國形同滅亡,三邾都進了趙氏的口袋,就算齊、吳同時來攻,也不必擔心後院起火了。鄒地和魯國在行政上分開,但文化經濟上卻將逐漸趨同,趙無恤希望十年之內,衛國和河內能夠一體化,鄒地和魯國也能一體化。

統一,不但是戰爭的強行捏合,也是文化經濟的潛移默化。

至此,他在東方的事便算是了了,時間進入四月,兵卒陸續西撤,但趙無恤卻還得面對另外一位客人:宋國大巫,南子。

按照趙宋盟約,泗上諸侯,是宋魯共管的,趙無恤對三邾的處置,必須知會宋國一聲,但他沒想到,南子會這麽急促地親自跑來邾國。

趙無恤不由猜測起她此行的目的來。

“她是為了宋國在泗上的利益來與我討價還價?亦或是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