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

“蓋聞天子之牧夷狄也,其義羈縻勿絕而已!”

馴馬雲羈、馴牛雲縻,這意思是,中夏對待四夷,就如牛馬受人羈縻一樣。所以羈縻算是一個帶有歧視性質的貶義詞,但趙無恤用起來,卻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翟人們聽著,也不覺得有什麽問題。

因為這個時代的華夏,是東亞大陸上閃耀的唯一古典文明,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當趙氏政權勢力發展至邊疆,將代、河間、上地等戎狄之地納入統治之後,首先接觸到的是這樣一個歷史事實,那便是戎狄蠻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與中原地區很不一樣,遊獵采集,畜牧遷徙,刀耕火種,他們一些地方落後於中原,同時也各有特點。若是無視這種差別,依然用趙氏內部那一套來統治,只怕沒幾年這些地方就會受不統治造反,趙氏將陷入漫長的平叛中。

歷史上如秦、漢,都采用了先附庸化為屬邦、屬國,再慢慢移民郡縣化,算是一種溫水煮青蛙,效果還算不錯,隴右、蜀、新秦中,這些地區都逐漸被同化。

於是趙無恤便博采他所知的各朝代經驗,在代、河間設郡縣的同時,也夾雜“道”,目標是慢慢將戎狄編戶齊民,進而華夏化。

至於他打算在陜北設置的“上郡”,情況更特殊些,這裏遠離趙氏的行政中心,只能通過幾個大河渡口溝通,趙氏暫時也不想派兵進入強行征服耗費力量。於是在上郡之下,按照各部族分地設置的“羈縻縣”便應運而生。

在政治上,任用白翟君長進行統治,經濟上讓原來的生產方式維持下去,滿足於征收貢納,同時也要求他們交出部分青壯,組建附庸軍隊並形成建制,為趙氏戍守邊防,這就是“羈縻制度”的實質。唐朝的經驗被照搬過來,等條件成熟,再土流並設,最終讓上郡與內地的差別消失。

面對這種統治方式,翟人們頓時感覺更能接受一些了,紛紛下拜附從,在“少梁砲”和趙氏鐵騎的威脅下,沒有人願意與之為敵,他們那可憐巴巴的木柵城寨,怎麽可能抵擋得住如此可怕的攻擊?

砲聲隆隆中,趙無恤與翟人君長、使者們歃血為盟,上地翟部效忠趙氏,如此一來,趙氏的第七個郡,“上郡”便在紙面上產生了。這是後來的延安、榆林一帶,東帶黃河,北控朔土,為形勝之地。有了這裏,趙無恤可以拓展趙氏的西界,直接從北面俯視秦、魏,這對在河西蝸牛角上鬥得厲害的冤家……

郵成這下算是明白趙無恤邀請那些翟人來少梁的目的了,他興奮地說道:“有了上郡後,河西、少梁便像是趙氏掌下的玩物,騎兵自離石渡河,從高奴南侵河西、涇渭,如建瓴而下!”

年輕人眼光不錯,是一個可造之材,趙無恤笑道:“然,涓涓不絕,將成江河,此可謂戰勝於地利!”

完成了這次侵秦的主要戰略目的後,趙無恤再度回首目視少梁。

在巨砲轟擊下,想來少梁城中現在應該挺慘的吧,要知道,以南宋襄陽城“城防甲天下”的堅固,軍民整整堅守了五年之久,但就在回回炮開始轟鳴後,他們也在這最後一根稻草壓制下驚恐莫名,逾城投降者不知凡幾……也不知道秦人在這種劃時代的武器下,又能堅持多久呢?

……

從四年前得到河西起,子虎便奉命巡視加固過少梁城,它不若雍都那麽龐大,也不如桃林之塞那麽堅不可摧,但厚實夯土墻裏自有一股蘊涵的力量,高聳的城樓翼闕能將外敵的一切動作看在眼中,這讓置身其中的人覺得安全。

俗話說得好,高踞堅城,以一抵十,更何況他是以兩千秦卒和五千知兵,對抗兩萬不到的趙軍。因為知果一直在強調趙軍野戰無敵,敵軍強渡龍門時秦軍也沒討到好處,所以子虎便聽從了知果的建議,退守少梁,反正裏面糧食足夠吃一年,就讓趙軍和自己慢慢耗吧。

然而才過了不到一個月,他就對這個決定追悔莫及。

轟隆!從天明到黃昏,城外一直響著如雷鳴般的巨大聲響,那是機械發石的聲音,而少梁的城墻也如同被誇父拎著巨錘砸擊一般,一下接一下地震顫著。

考慮到趙氏攻朝歌,以及汶水之戰的那種拋石武器,在知氏的建議下,少梁城本來被加固得足以防禦一般的投石機進攻,然而今日飛來的不是他們想象中的幾斤、幾十斤的小石頭,而是上百斤的大石!

十架巨砲,其中八架能用,它們連續發石,時不時會壞掉一架,但其余的會立刻接上來,工匠也會迅速修理,過了一天,又能繼續對著城頭打砲了。

石彈打在城墻上,因為是厚實的夯土墻,所以除了猛地震顫一下外,倒沒有出現整個墻體被轟開的情形,但令人擔憂的裂縫卻在一天比一天擴大,子虎擔心,東面城墻遲早會整塊垮塌掉,他也別無他法,只能在後面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