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張孟談

裝飾簡單的廳堂內燈燭閃閃,到處是擺放整齊的卷宗簡牘,外人恐怕不會想到,魯國的行政中樞,居然如此簡陋。

幾年不見,張孟談又長出了新胡子,兩撇矢狀須準確地勾勒著唇線,下巴上也多了一點短須。不過因為他整理有方,反倒更顯得文質彬彬,他如今正穿著一身布衣,坐在大將軍府邸內,面前的案幾上信紙和簡牘堆積如山,旁邊還有筆吏捧著較為重要的文件,等著他過目簽署,持筆太久,勾勒太多,張孟談握毫筆的修長指節上都染上了墨跡。

若是不知道的人,恐怕不會相信這位略瘦的二十多歲青年,竟是過去一年裏,魯國的實際統治者!

比起中原各國論資排輩的執政卿,張孟談顯得過於年輕了,而且他出身也不高,只不過是一位大夫庶子,卻因為在趙無恤勢力裏穩居家臣第一的位置,便在趙無恤離開的時候,以家老身份掌管魯國。

因為現在的魯國,就好比趙無恤的私家後院一般……

張孟談雖然為人低調,但世人依然為他的年輕和能幹而詫異,紛紛把他和實際治理著周室的大夫萇弘相提並論。

“不過終究還是陪臣執國命,不合禮法……”贊嘆之余,更多的是不諧的質疑。

魯國的形勢不容樂觀,雖然在趙無恤的東征西討下重新統一起來,二桓和大夫們也表示了屈服。可區區三年,留給他們的時間太少,縣制雖然推行,但統治太過稀薄;士人雖受到提拔,卻仍然在思維裏以國君和世卿為尊;軍功授田造就的小地主雖然遍布魯國,可他們的數量和在鄉裏中的地位仍需要時間成長。

張孟談知道,這只不過是一個強行捏合到一起的整體,若趙無恤離開魯國,幕府在各地的武力壓制松弛,就會遭到世卿和舊貴族們的反彈。

“仆臣年輕,豈能擔此重任?”當趙無恤真的要離開魯國,將國政托付給他時,張孟談頗有些誠惶誠恐。他雖然年少早慧,智謀百出,可畢竟太年輕了些,執掌國政,當年少時的夢想突然實現時,卻怯怯不敢接受了。

趙無恤卻笑著對他說:“因為你是我的家老,智計百出為我贏得了魯國,這守魯之任,自然也要交給你了,除了孟談,我想不出其他適合的人選。”

所謂的“趙氏幕府”,完全是由一群地位不高的年輕士人撐起來的,相比張孟談,無論是冉求、宰予還是闞止,都不如他。

既然趙無恤如此信任,張孟談只能硬著頭皮接過使命,可還是感到了巨大壓力的。

得國易,守國難,肩上突然壓上如此重擔,張孟談最初睡都睡不好,簡直是食不甘味。他在這一年“執國命”的時間裏,可以說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在每一方面都思前想後,小心謹慎。

“我算是理解當年周公征服殷商和東夷後,為何要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脯了……”他看著銅鑒裏終日勞碌政務,整個人瘦了一圈的自己,苦笑不已。

雖然很勞累和疲倦,但在他的努力維持下,除卻最初的一些小動蕩外,大體上魯國之政還是穩定住了。趙氏幕府的僚吏們威望不夠,張孟談就親自去請在野的魯國賢人顏闔。

這顏闔可是連孔丘都很服氣的老前輩,更重要的是,他和在幕府中勢力越來越大的孔門弟子不是一路人。顏闔對孔子相魯期間的一些迂腐做法公然批評,卻又因為出於公心,讓冉求、宰予等人恨不起來。

趙無恤在時也曾去拜會過顏闔,卻無法誘使他出仕,主君做不到的事情,張孟談卻做到了,他不知用什麽法子說服了顏闔,出來做助宣德教的國老。

這是顏闔公然支持趙氏幕府的標志,張孟談得名士而定魯國士人之心,上層的士人遂安。

加上受趙氏幕府好處最多,對趙氏政權最支持的軍功士卒,魯國這個看上去搖搖欲墜的盤子,在張孟談接受三個月內再度穩定下來,並承受了齊國人的第一波試探,沒有讓他們占到太多便宜。而且還源源不斷西向西輸出兵員和武器,助趙無恤打贏河內、河北的戰爭。

可張孟談深知,魯國不但有外敵齊國,內部也有隱患存在,那就是在趙無恤竊魯過程中,利益被損害最大的貴族卿大夫們。

這不,剛剛處理完西魯的告急和東魯大夫的抱怨,柳下跖就從外面走了進來,他對張孟談也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尊敬,微微行禮道:“家老,我來復命了。”

“辛苦柳下將軍了,事情辦得怎樣?”張孟談絲毫不托大,起身笑著朝盜跖見禮。

盜跖頗有些得意地說道:“果然不出張子所料,季孫小兒果然在暗室裏謀劃什麽。季孫肥等十余人被當場逮捕,在季魴侯的招供下,季氏與齊侯、鮑牧的信件也搜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