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

“知伯的條件雖然過分,但不是沒有商量的余地,不如遣使去新田申辯,請求能寬容一些……當然,讓趙氏一分為三是不可能的。”

今日趙鞅身體還是不適,他不想讓眾臣看到他虛弱的模樣,故只是露了一面後就讓趙無恤主持會議。

趙無恤公布了來自絳都的那份“最後通牒”,被這東西嚇壞了的溫縣大夫趙羅就怯怯地說了一番話,他一貫膽小,不敢公然對抗執政,不過他這迂腐意見,趙無恤只是在心裏輕蔑地撇了撇嘴,看來溫縣,真的得換個主人了。

“豈能向知伯低頭!”

一聲怒吼淹沒了他的話音,趙無恤順著聲音看去,是馬首大夫趙伊吼道:“接受知伯的過分要求就是示弱,馬首子弟戰死者不計其數,若我只能帶著卒伍們的屍骨返回晉陽,那那麽多人在戰場上死了又有何價值?”

馬首地處北國,土地貧瘠山林眾多,趙伊一直想換到平原地區來,如今趙氏奪取了大半個河內地,他的新領地有了希望,可以一旦趙氏接受帛書上的條件,就意味著他不能在這場戰爭裏獲得任何好處。

“能停戰自然是好事……但得看在什麽條件之下,若今日答應苛刻條件,則趙氏便要四分五裂,而且還不能保證知伯的信譽,也許吾等剛剛馬放南山,他們便再度勾結範、中行的殘部,拿起武器想要滅亡趙氏。”筆吏周舍停止了記述如是說。

“這不僅是知伯的條件,更是國君之命,君命如天……若是直接抗命,趙氏便會被他指責為首禍者、叛臣。”趙羅弱弱地回了一句,他上過幾次戰場後被那慘烈的場景嚇壞了,巴不得戰爭早點結束,盡管知道對方條件苛刻,但還是希望能先談一談。

無恤先不發表意見,觀察了一會眾人反應後,群臣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多數人對這道最後通牒憤憤不平,但同時也對違背國君之命有些擔憂。

時機成熟了,趙無恤目視陽虎,他是在場眾人裏,對忠於國君最嗤之以鼻的人。

“二三子!”陽虎會意,他高聲大喝,聲音在屋宇間回蕩。

“我不是晉人,旁觀者清,且聽我說說我對國君和執政的看法!”他十分無禮地對著地上啐了一口,惹得廳堂內眾人側目。

“我聽魯國的長者孔子說過一句話,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晉侯給趙氏發來的這篇帛書是亂命,是苛政!不可從也!何況君命如天不假,但我一個外國人,只知趙氏,不知有晉君!”

統領車兵的王孫期亦道:“不錯,吾等乃趙氏之臣,非晉侯之臣,私臣只為主君服務,其余一概不知,主君言戰則戰,主君言和則和。”

接著他們紛紛起身言志,願唯趙無恤之命是從。因為昨日剛剛在大河邊舉行過委質效忠的緣故,趙鞅的臣下們也要開始向無恤盡忠了。

卻聽趙無恤在矮案後緩緩說道:“趙氏入晉已經十二世了,世代忠良,按理說國君之命,我父子是不會違背的……”

他不等眾人出言,便突然話音一轉道:“但這份帛書,恐怕沒有一個字是國君自己的意思!”

陽虎大聲說道:“君子的意思是,這份帛書,其實是知伯的矯命?”

“不錯,如今朝廷有知氏和範、中行余孽等賊人專權,勾結外敵殘害趙氏忠良,危害國家社稷。而君上多病志失,被知伯架空成了傀儡,不能省察吾等忠心。”

向眾人揭露了這一“事實”後,趙無恤站了起來,越說越激動。

“有句話說得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趙氏作為忠臣,乃萬千國人的希望,非但不能向奸邪屈服,還要堅定地拒絕知伯的妄想,繼續既往的戰略。”

“知伯雖然能勾結齊、鄭、衛,但他們各懷心思,絕不會統一行動,這便給了吾等各個擊破的機會!別忘了,趙氏也有朋友,魯國、韓氏、宋國、曹國、泗上諸侯,足以匹敵。等席卷東陽後,便能向西進軍絳都,誅君側之惡人,還晉國一個朗朗乾坤!”

他振臂而呼,目光炯炯,而群臣們則紛紛跪下來,袒露右臂表明心志。

“誅奸邪,清君側!”

不單是唯恐天下不亂的陽虎,堅定的主戰派王孫期、鄭龍,還有趙伊、周舍他們一一起立,然後屈膝下跪,高喊著臣子公然違抗上命的囂張口號,響徹於溫縣的殿堂:

“誅奸邪,清君側!”

“誅奸邪,清君側!”

……

“誅奸邪,清君側?”

數日後,韓氏主邑平陽,因為位置的關系,這裏總是比絳都要先得到東方的消息。

聽著滿頭大汗的孫子韓虎敘述趙氏的檄文,韓不信猛地站了起來,嘖嘖稱奇半晌後才坐回榻上,細細品味裏面的內容。

趙氏在檄文裏將知伯宣稱的罪名一一反駁了一通,反而認為知氏才是晉國最大的奸邪,並針對“首禍者人神共誅之”,針鋒相對提出了“清君側”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