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2/2頁)

……

“這就是城內所有的狄人?”

與此同時,朝歌司馬劉香正審視著眼前的八百白狄兵卒,這些狄人素來反復無常,不可信賴,之前他們的同胞就賣了共城,投降趙氏。

但讓劉香感到無奈的是,朝歌防守卻不得不繼續依賴狄人,他卸下了他們的武器,安排他們做搬運石塊磚塊上城墻的活計。

範氏和中行氏的兵卒也同樣靠不住,拜趙氏之賜,逃入朝歌的兵卒合起來只有六千人,完全不夠用,所以他們只能臨時征召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幫忙守城,竟湊出了三萬,但其中可依靠的不超過四分之一。

朝歌是富庶的大城,交通便利,經濟好,人口多,府庫中存儲的裝備很多,國人的訓練情況就不容樂觀了。劉香也很後悔,朝歌國人訓練強度、密度遠遠不如中行氏,中行寅治下民眾一月一訓,朝歌人則一季度一訓。

平時倒沒什麽,但一逢亂事,未免就顯出弊端。

張柳朔警告過他,“訓練次數較多的邑卒都被主君征召去作戰,折損在外了,這些城中剩下的人,從外面逃來的人,比春天的青草還嫩。他們加入守城,除了想獲得果腹的口糧,也因為中行伯宣揚說,趙氏喜好戰後大肆屠戮。”

“戰事一開,當城外號角震天、旗幟飄揚時,他們最初為了活命,可能勇於作戰,但只要勢頭不妙,就會即刻崩潰,逃之夭夭。一個人扔下長矛,一千個人就會學樣。”

當然,守卒裏也有經驗豐富的骨幹:中行伯身邊的兩千東陽勁卒一分為二,守在西南和東南兩角,劉香身邊這五百範氏族兵則跟著他巡視城墻之內。

事到如今,他只希望兵法上有一句話能得到驗證:高踞堅城,以一抵十。

……

這十多天的城墻攻防,似乎也驗證了這句話。

趙兵圍城已經快二十天了,在劉香看來,擅長野戰的趙兵似乎不長於攻城,他們攻勢並不猛烈。

他們先填平了靠南的護城河,同時堆砌起數座和城墻同高的土山。卻不是為了讓弓手站在上面射箭,而是遮擋住朝歌城內守卒的視角,讓守軍看不見趙營後面的工地在做些什麽,只能看到勞役和工匠進進出出,巨大的梁木和石塊、皮革等用輜車運到。

在劉香想來,趙兵打造的,無非是些攻城器械,如沖車、盾車,還有在趙氏攻共城時用過的那種奇怪梯子。

果然,到了十天前,趙兵的攻勢漸漸開始加速。

最初是兵卒躲在打造出的盾車後,頂著城中的矢、石,推動攻城車,試圖把城門強行攻破,可城中人手太多,劉香率部死守,趙兵根本沒法靠近,攻車反被城上拋下火把和油脂焚掉。

隨後趙軍分為兩部,一部佯攻東南兩面城墻,待將守卒調動後,主力猛攻西城墻,依靠雲梯,趙兵第一次登上了朝歌城頭,卻又被中行寅親率數百敢死士趕了下來。

旋即雲梯還被城上的守卒推倒,勇士田賁掉了下來,幸好下邊有兵卒奮不顧身地接住了他,這才幸免沒有摔死,但也負了輕傷。

之後趙兵用了火攻,他們集合了全軍的弓弩手,得數千人,趁夜靠近向城中發射火箭。火箭射入夜空,如漫天流星落入城內。然而張柳朔早有防備,之前已經將城中靠近墻垣的房屋全部拆了,所以射程不足的煙矢火箭雖然引發了一場小火,但城中兵卒很快引水將之熄滅。

這夜以後,趙軍不再猛攻,只是無論晝夜,都有人在外擊鼓佯攻。

如此這般,攻城十余日,趙軍雖然沒什麽進展,死傷卻也不多。反倒是守卒天天要受不知真假的騷擾,難以安眠,都有些疲乏了。

疲憊之余,他們也松了口氣:“趙軍是不是泄氣了?這幾日都不再發兵攻城了……”

就在城內守軍對這種生活漸漸習慣,繃緊的神經開始放松時,到了七月中旬的一個晴朗清晨,拄著矛打瞌睡的一名中行守卒在同伴的推攮下睜開眼睛,卻看到了這樣一番情形。

從那些堆積起多日的土山後,緩緩開出了數十台粗獷的木質器械,在千余人推攮下,開始朝朝歌城外緩緩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