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大風(5)(第2/2頁)

果然,後來那位鼓君不領情,降而復叛,但鼓國的白狄人卻心念中行穆子的好,心甘情願投靠他,鼓地從此便成了中行氏的領地,雖然華狄混雜,卻沒生出什麽大亂來。

“那麽問題來了,我聽說因為中行穆子的恩澤,鼓、肥的狄人對他心服口服,將自己視為中行氏的領民和家臣,願意為之效勞,可為何你卻說降就降?”

見翟封荼一臉緊張,趙無恤道:“你放心,我與中行氏已是生死之敵,絕不會效仿中行吳,做出出賣投降者的事情來,我只是想知道,汝等白狄人是怎麽看待中行氏,看待這種君臣關系的。”

翟封荼松了口氣,說道:“不錯,因為中行穆子的余威,許多白狄部族在為中行氏效力,但這更多是被迫的,並無外人看起來那麽心甘情願,若非中行氏強大,吾等說不定就叛逃到鮮虞去了!何況白狄之俗,只要有利可得,就不管禮義是否允許,背叛家主,在晉人看來不可容忍,對於吾等狄人而言,卻不算什麽。”

他誠懇地說道:“我不但會舍棄中行氏,還願意為將軍效勞,還望將軍能放過我的族人。”

趙無恤暗道:“難怪常言道,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夷狄無信,易動難安,的確不可以中原的觀念理解。”

不過他巴不得中行氏內部多一些這樣的人,就算沒有,也可以用手段逼出來。和趙氏一樣,中行氏的軍隊裏也成分雜糅,只需要一點點猜忌之心,就夠瓦解一支軍隊,一個邦國了。

但趙無恤嘴上卻道:“哦?當年中行吳拒降時曾說過他的理由,鼓勵忠臣,懲罰背叛,這是國家的大法。如果對投降的人不予獎賞,就是失信;如果給予獎賞,就是獎賞奸惡。狄人中有心懷不滿的人,晉國亦有之。若招納奸降,就是用鼓國的例子來鼓勵家臣懷有二心。若因為想取下一座城而親昵奸人,那中行氏的損失就太大了……由此看來,我若納降,也要承擔不少風險啊,你且說說看,除了已經殘損近半的部眾,你還能為我帶來什麽?”

“我觀趙氏之志,不但在擊敗二卿,還在席卷河內、東陽,小人願回鼓地說服白狄各部,一起投靠趙氏……”

想金蟬脫殼?那邊山林密布,翟封荼若回去,就是鳥飛深林,他上哪尋去?趙無恤心中好笑,搖了搖頭道:“這件事太遠,日後再說不遲,你可有立刻就能為我效力的事情?”

翟封荼自知脫身之計被趙無恤識破,暗道面前之人雖然年輕,卻是白手起家在魯國混成正卿的人物,自己失策了。

他心虛地低下頭,被趙無恤盯著冷汗直冒。對翟封荼來說,比起自己和族人的性命,對中行氏的那點兒忠誠,是隨時可以擯棄的東西。

思索之後,他終於咬著牙說道:“小人還知道中行氏營寨的虛實,以及他們行軍布陣的弱點!”

……

在請降後,翟封荼的待遇得到了改善,趙無恤親自來給他松綁,還安排案幾就坐,讓他將中行氏的虛實一一道來。雖然旁邊還有親衛死死盯著,但翟封荼覺得,這是情況好轉的征征兆,至少,自己不會因為一言不合,而被推出去砍掉腦袋了。

“中行大營背靠共城南墻,其南部防備嚴密,但也有一段超過了城墻,深入到西面的溪流去,因為有流水阻隔,所以沒有設置太多的兵力,南重而西北輕,這就是中行氏營寨的虛實所在……”

“我記得那些溪流是從百泉一帶流出來的……”趙無恤目光北移,他的關注點不僅是中行氏的營寨,而是整條河流的形勢走向。

聊了一會後,日上三竿,趙無恤便讓翟封荼下去歇息,等到饗食時再帶他去面見趙鞅,陳述中行氏軍陣的弱點。

“下臣一定為趙氏盡心盡力,從今日起,中行氏便不再是我的舊主,而是我的仇敵!”

翟封荼表了一頓誠意後躬身退下,他過了這一關,心情大好,在侍衛指引下昂著頭走出營帳。

進來時,他是階下囚,出去時,他便是坐上賓了,翟封荼心中,還是有一絲得意的。

然而他剛出營帳,被趙無恤侍衛刻意指引下繞到一條小道上,又“恰巧”碰上了一個渾身是繃帶和傷口的青年軍吏被人推攮著往這邊走來,正是在伏擊中被一箭擊暈的公孫尨。公孫尨看了看被松綁的翟封荼與趙氏黑衣談笑風生,不由大驚,隔著老遠大聲質問道:

“翟封荼,你這是背叛中行氏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