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2/2頁)

兩座爐冶煉失敗,剩下兩座裏,一座出產了白心的熟鐵,另一個則是黑心的熟鐵,這些熟鐵質地很軟,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絲,強度和硬度均較低,容易鍛造鋒利的兵刃,也不容易在使用中折斷!

“為何會如此?”工匠們百思不得其解。

那吳女嘰嘰咕咕說了一通,言偃翻譯道:“想用鐵礦一次性煉制成熟鐵是不容易的,但是以這種吳越之地秘不示人的燜鐵之法來煉制,就更容易得到,那些頭發,骨骼,都是她家的冶鐵秘方,可以讓金鐵更容易熔化。這次是初次嘗試,只有一半成功,也沒有煉制出更好的鋼,熟鐵還需要不斷滲碳鍛打,才能讓性質更佳,可以鍛造兵刃!”

眾人皆表示佩服,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整個桃丘都響著叮叮當當的鍛打聲,那吳女在傳授眾人冶煉技藝之余,也漸漸學會了中夏的語言。在她的指點下,僅僅一個春天,桃丘的冶鐵就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熔化鐵液,制備泥範,澆注成形,到高溫退火和出爐冷卻,各個工藝環節最初常出破綻,甚至會發生意外死人,後來卻能夠穩定進行。工匠們的操作技術也慢慢變得熟練而精細,因為工匠的羞恥心作祟,他們竟紛紛要拜那女子為師,卻沒得到任何答復。

那女子只是披著皮圍裙,在煙火四溢的工坊裏親手鍛打兵刃,熟鐵還是不多,好鐵要用到刀刃上。

而她的幼子,則背著一把比他身高還高的長劍,靜靜地蹲在旁邊觀望,眉心裏的那赤點絲毫未消,反而愈來愈紅,像要滴出血似的。

到了三月份,春雨稀疏落下,桃丘的工坊多半在露天,將會停產一段時間。而那女鍛師便和言偃一起,帶著新做出來十把鐵劍,一百把鐵戈去了曲阜。

……

“好兵器!和這些精良的銅兵比起來毫不遜色!”

一聲金鐵相交的碰撞後,趙無恤望著地上缺了個大口的侍衛銅劍,再看看只是破了一個豌豆大一個小口的黑色鐵劍,不由出言稱贊。

他之所以對鐵兵器孜孜不倦,寧可花費巨資也要支持桃丘鐵工坊繼續研究下去,倒不是指望鐵兵器性能全面超越青銅兵刃。畢竟直到三百年後秦滅六合時,秦人主要還是扛著做工精良的青銅兵器吊打用鐵兵的趙、楚、韓三國。

趙無恤只希望鐵兵器的出產,能解決魯國缺少銅錫的燃眉之急。

魯國雖然沒銅錫,鐵山卻很多,在這數百裏山河間,後世的漢朝設置了三處鐵官,分別是東平國、魯國、泰山郡,如今分別就是濟西縣的桃丘,齊國所轄的泰山北麓,以及曲阜東郊的丘陵處。

所以趙無恤至少能設置兩三處大鐵官工坊,日產到達三四百斤。如今經過近兩年的積累,鐵制農具在西魯已經開始與青銅、石頭、骨器等並列使用了,傳遍魯國只是時間問題。但府庫裏有限的青銅依然主要用來制作兵刃,以至於鑄造孔方錢的銅都不夠。

所以他迫切需要鐵工坊那邊有所突破。

但新事物取代舊事物需要漫長的過程,尤其是技術上的超越更是如此,人類歷史上花了幾百年上千年才解決的難題,可不是一個連打鐵全過程都沒見過的外行動動嘴皮子能解決的,至多能讓人少走一些彎路。想達到突破,就需要有一個龐大的工匠團隊不斷嘗試,不斷失敗。

或者,機緣巧合下,得到眼前這個女子這樣卓爾不群的鐵工。

想到這裏,趙無恤又意味深長地看了這位女鑄師一眼。

她四肢矯健,古銅色的皮膚上繡著墨青色的紋身,從手背一直延伸到面龐,原本還算清秀亮麗的臉頓時就不能看了。她的目光滿是冷漠和仇恨,嘴唇緊緊抿在一起,仿佛是兩塊堅硬的條石,讓人生不出親近之意。

標準的斷發文身,吳越女子,強悍而兇猛,眼睛一邊看著趙無恤,一邊不安地朝後瞥去——她那個眉宇間有赤點,背著一把長劍的兒子被侍衛們攔在後方。

趙無恤高坐案後問道:“可否再說一遍,你叫什麽名字?”

那女子用口齒不清的中夏語言道:“我來自越國,我家世代攻金鑄劍,我父名為歐冶子,我夫名為幹將,我子名為眉間赤,至於我……”

她擡頭看了趙無恤一眼,充滿自豪地說道:“莫邪,我乃劍師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