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隱士

鄉路曲折,在田間蜿蜒,行約百余步,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外有圍墻的鄉裏近在咫尺。

一見此處,趙無恤便覺得,這是一個隱士會喜歡的地方。

此地名為濮上,有一條和濮水同名的小河,叫做濮溪。因為位於樂氏腹地,還被小山包隔離,這裏沒有受外面的戰亂波及。濮溪潺潺,清可見底,溪岸上已經落光葉子的柳樹垂條,從戰場的血火中走進來,仿佛到了一處亂世裏靜謐的桃花源。

裏閭有結實的夯土墻環繞,墻垣內有氏族組織的鄉兵警惕地朝來人觀望,但趙無恤等人一瞧就是貴人,又有樂氏符令在此,自然一路暢通無阻。

鄉中長老殷勤地在前引路,一直說著鄉民們對樂氏淑女派人入鄉間延醫治病的感激。樂祁的遺澤尚在,且有妹妹幫忙扶持,所以還沒被敗家兒子丟光,不過趙無恤卻可以順手把這份民心收過來……

聽聞他們是來尋訪計然的,那裏中長老撓著頭說不知道,但提及辛文子,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是來找辛先生的啊!”那鄉中長老一拍腦袋,便繼續笑呵呵地帶路。

……

和趙無恤見過的其他雜亂無章的裏閭不同,濮上的農宅被規劃得井然有序:屋室分列在小路兩側,居然和邑中居室一樣,大多築有院墻,而院中多植有桑、梨之樹,高低夾雜而有致。桑葉已落,梨正熟時,放眼看去,入眼盡是大大小小掛在枝頭的黃梨,梨香混入清涼的風中,沁人心脾。

此外一些溪水兩岸的空地上還有不少棗樹、栗樹、杏樹,成林成片,撿拾果實的婦女甚多。

北方是梨子、棗子、栗子、杏子,南方則是柑橘,這是先秦時代中國人的主要果類,也是市肆裏常賣的貨物。鄭國以栗出名,北燕以棗出名,而桑、麻,更是織布致富的好東西。

濮上的鄉民們也沒有其余鄉裏的面黃肌瘦,滿臉愁苦,而是紅光滿面,洋溢著開心的笑,畢竟戰亂尚未席卷至此。桑、梨樹下,或有老者眯眼在太陽下曬暖,或有童子五六人嬉戲玩鬧,有的人家院中時不時穿不出轟然叫喊,卻是鄉人在聚集博戲,用的還多是宋國鑄造的銅幣……

見了趙無恤,他們都用好奇的目光看過來,同時微微行禮。

是好奇,而不是呆滯的麻木,這是衣食無憂者和終日勞苦者的區別。是知禮,而不是懼怕地垂拜,這是得到教化者與未得教化者的區別。

這個小鄉,不簡單。

於是趙無恤贊道:“這濮上倒是富足,且民眾頗知禮節,放在樂氏領地裏數一數二,放在我治下的西魯,能做到這樣的鄉也寥寥無幾啊。”

帶路的鄉中長老有些自得地說起了往事:“貴人有所不知,十年前,濮上仍是葵丘邑最窮的一個鄉……”

趙無恤的新侍衛長漆萬詫異,用宋地方言問道:“那為何如今富裕至此?”

那鄉中長老朝著西面恭敬地拱手:“還不是多虧了辛先生點撥!”

西面,大概就是計然的隱居所在,到了這裏,趙無恤也不急了,他在車上笑道:“還望長者詳細說說……”

……

“辛先生遊歷於宋國,停駐在此三月,與吾等熟識後告知吾等,春天播種農作物,夏天農作物成長,秋天收獲糧食,冬天將糧食收藏起來,這是四季之常,只要按照他的規劃種植五谷,就能吃得飽。”

趙無恤了然,計然是一時興起碰巧為之呢?還是將這裏作為他那套經濟理論的試驗田?他做出了一套經濟規劃,先鼓勵濮上鄉的民眾集中力量耕織,讓田野得到開墾,糧倉裏堆滿糧食,民眾溫飽得到了初步保障。這一點,只要老天爺給面子,不鬧災荒,領主也仁慈,不胡亂攤牌賦稅、勞役,一般的能吏也能做到。

但隨後,計然又根據戴邑、商丘、陶丘的物價,讓民眾們因地制宜地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如桑、栗、梨、杏、桃等。

人都是好逸惡勞的,當生存得到保障後,就開始變懶惰了,鄉民們不願意整年挖溝渠,終日勞作。

“現在想回去,吾等真是像碩鼠一樣鼠目寸光,辛先生告訴吾等說,月亮每十二年為一周期,當其周期循環之時,大地上事物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月亮靠近金星的三年裏,大地就豐收;靠近水星的三年裏,大地就會遭遇水禍;靠近木星的三年中,大地就會收獲平平;靠近火星的三年中,大地就會遇到旱災。所以,能幫我們安然度過災禍的,是平時充足的準備。遇到好的收成和年景,得好好利用,不要荒費時光,要為將來的困境做好準備……”

這套理論準不準確趙無恤不清楚,但每一年的年歲不同,氣候不一,有時收獲有時災荒,都是自然規律,直到兩千年後科技何等發達,農民很大程度上依然得靠天吃飯。趙無恤的經濟大吏計僑精於算術,卻弱於宏觀籌劃,且也很難有計然這種有備無患的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