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

誠如那個被趙無恤抓獲的盜寇小頭目所說,此次帶著三四千人圍攻中都邑的,是須句人邾婁。

大野澤本無盜寇,只有在其中以捕漁射弋為生的野人。但百余年來,周邊邦國時不時就會遇到連年災害,不是今年“春雪雨”,就是明歲“夏大水,無麥苗”。諸侯士大夫無道,地方貪殘,稅賦和勞役越來越重,苛政猛於虎,活不下去的野人和農夫便只得入荒野逃避這些人禍。

他們本來在草澤間雜處,平時就在水澤裏過漁獵采集的生活,秋收時節出去劫掠。他們勢力各不統屬,甚至連國別都不同,有魯人、宋人、衛人、曹人、邾人,甚至是早幾百年跑進來的長狄、戎、淮夷。你占了一座小島,我占了一個水泊,還時不時相互爭鬥,終究難成大器,只要隨便來個邑大夫圍剿,就能將他們追得亡命天涯。

這種情況直到柳下跖到來才被改變。

柳下跖畢竟是大夫的庶子,在曲阜那幾年也學過君子六藝,翻過一些古兵書,和其余盜匪不同。他帶著幾個輕俠好友白手起家,在大野澤周邊打拼起自己的勢力,被稱為盜跖。

因為盜跖常常妙計百出,作戰勇敢,還分配公平,並且遵循著自己的“道”,顯得與眾不同,很快就得到了擁護,將附近數十支大小盜寇盡數收服。

隨後盜跖開始設立軍事建制,以軍法約束盜賊,他自稱將軍,按照勢力多寡,各支盜寇被分為了幾個部分。千人以上的稱為師帥、千人以下的稱為旅帥、卒長等,開始了讓周邊諸侯城邑聞風喪膽的好時代。

但卻不是邾婁的好時代。

邾婁年過四旬,身材瘦小,他原本是魯國須句城的一個國人輕俠,殺人被司寇署追捕,落草進入大野澤,成了一方大盜。孰料盜跖崛起後,他不能戰勝,反倒被收編,但他也一直保存著實力,手下竟有兩千余人,現如今擔任的是“師帥”,是僅此於盜跖的最大勢力,還有幾個“旅帥”“卒長”附庸於他。

“將軍真是聖明,我記得他曾經說過,搶掠之前,判斷情況以決定是否可以下手,為智;能猜出居室內財物的所在,為聖;行動之時第一個上前,為勇。這次攻邑全都做到了。”

看著眼前即將攻破的中都內城,邾婁身旁有個卒長如此感慨道。

這次秋末冬初的外出劫掠,群盜是早有計劃的,所以才能在短短數日之內打得周邊幾個邑猝不及防,成效甚大。

一直覺得自己應該和盜跖平起平坐的邾婁眉頭大皺,冷笑道:“聖明?柳下跖雖然聰慧,但能當得起這詞麽?沒錯,對魯國的內亂,還有中都的虛實,他都猜得很對!也就是猜測鄆城的虛實落空,白白讓人跑了一遭,損失了百余人……”

那卒長知道失言,連忙訥訥不語。

早在九月末,一直對魯城曲阜局勢有所關注的盜跖便召集群盜,通過種種消息斷言,不出一月,魯國必有大亂發生!果不其然,隨後便是一連串的調兵行動,西面的廩丘和鄆城都派出了兵卒去都城。

鄆城空虛,盜跖便派了千余人去試探,卻發覺那裏是硬骨頭,一些操著晉國和齊國口音的人早前一天占據了鄆城。盜寇去晚了點,沒有趕上火並,他們防備極嚴,也無隙可乘,於是便退了回來,只憑借群盜的優勢截斷水路和陸路交通,讓西鄙的兵卒無法東進。

雖然計劃的第一步受挫,但盜跖並未氣餒,群盜大多數人還是集中在大野澤東岸的,而附近的中都,這兩年來防備越發松弛,給了盜跖機會。

面對偃武修禮的中都邑,盜跖派人假扮流民,混入外郭裏應外合,所以沒費太大力氣就拿下了。可內城卻要頑強些,這幾天裏一直在消磨著他的耐心。

最後,盜跖終於決定將此處拋下,帶著數千人南下,奔著他此次作亂的最終目標闞城而去,他的另一個屬下已經圍了城邑,只等增援便可進攻。

但邾婁卻反對去攻那座魯國公陵,覺得這樣會招致天帝懲罰,還是老老實實破中都搶糧食的好。

盜跖對此報以輕笑,也並未多說什麽,只是又放下預言,說是既然有孔丘為邑宰,那這個邑中的倉稟恐怕不充實,搶掠外郭民居裏的粟米即可。

邾婁對此嗤之以鼻,他是須句人,自然知道這裏以往的大夫和邑宰都是貪婪之人,稅都受到二分之一了,恐怕新來的中都宰也好不到哪去罷,肯定有余糧!

結果,中都邑雖然防守疏漏,但還算頑強,外郭抵抗了半日,民眾都跑進內城了。所以邾婁很焦急,他知道裝糧食的倉稟就在內城裏,多拖一天,裏邊的人就會多吃一天的糧食啊!

“破了內城,這個冬天就有粟米吃,有衣褐穿,先登者賞婦人!”

衣、食、女子,這就是讓群盜們奮起勇氣搏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