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秋以狝治兵(第2/2頁)

“善,我還要再頒布一條法令,在這些魯人中挑選青壯者入伍,嫻熟鄆城道路、地勢的人優先,其家人可以獲得五十畝土地一年的租種權,十稅一即可!”

隨著封凜不斷從魯城曲阜傳來的消息看,陽虎那邊已經基本準備好了,只需要一個時機,便會迫不及待地對三桓動手,所以趙無恤這邊也必須抓緊。

要是能拿下河道縱橫的鄆城,也許明年就能吃上稻米,論起養活的人口的能力,還是這種作物比較給力……

……

在秋收完畢,部分公家田畝冬小麥種下後,已經是九月上旬,秋分已過,整個北方開始進入農閑時期。地方的新官制已經漸漸步入正軌,但軍中的許多人卻權職未定。

召集屬下們後,重新披掛甲胄的趙無恤如此對他們說:“我打算將兩邑的軍隊分為了兩個部分,分屬不同的體系,一是武卒,二是地方兵。”

武卒以招募的職業兵為主,人數700,負責攻城略地的外戰,由趙無恤自己統領,每日訓練一次,幾乎人人帶甲,而且兵種齊全,有長矛兵、劍盾兵、輕騎士、擲矛手、弩兵。

地方兵以征召的國人、野人為主,主要任務是守備城邑,巡視道路,緝拿小股盜寇,由邑司馬負責,每旬訓練一次,裝備較一般。

地方的什伍制度已經確立,所以趙無恤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第一次大規模征召兵卒的“秋以狝治兵”。

“去年戰亂,民眾流離,盜賊蜂起,藏匿野澤,待到冬天或會剽掠廩丘、甄地。我既為大夫,便有保護一方的職責。如今九月,正是繕五兵,習射術,以備冬寇之時。”

因為有縱橫雷澤、大野澤的盜跖存在,周邊各邑都如臨深淵,秋收過後,也是盜寇開始為了越冬而四處劫掠最猖狂的季節。所以趙無恤只是一鼓動,兩邑的族長,還有各裏裏正就紛紛響應,幫助他征召兵員了。

地方兵裏,趙無恤又將其分為邑兵和亭卒,邑兵征召邑內青壯,每兩戶出一人,甄邑征了500,廩丘征了600,由邑司馬直轄。亭卒則多半是各裏的庶民,每兩戶出一人,甄地各亭裏有眾600,廩丘各亭裏有眾700,約占了總人口的十五分之一。

因為推廣了什伍制度,所以這次征召的效率比往年高了不少,僅僅花了幾天,甄、廩丘邑外的平地上就有數百人開始了武卒式的操練,而各亭長也紛紛匯報說完成了征召任務。

裏正是土著勢力的代表,被特別“優待”不用入伍,但亭長卻多半是趙無恤直接指派的親信,負責管理訓練亭卒,如此一來便為他間接控制了地方武裝。

在“兵農合一”制度下,平時管理村社和國家事務的各級什伍長,戰時就是軍隊中的基層軍吏,趙無恤暫時還找不到比鄉黨鄰居更能凝聚集體性的東西。

這些征召兵平時散在村社為農,戰時臨時征集為兵。散在為民時,兵器收歸國家統一保管,臨事征兵時發授武庫中的武器,不過訓練時多半以竹矛木棍為主,會射箭的則自帶弓矢。

此外,從高魚、鄆城逃來的近千名魯國人也受到了征召,出百名青壯為卒。本著“以魯人治魯卒”的思路,這一流民卒被趙無恤交付給了已經將武卒訓練方法化為己用的冉求。

這也是他對冉求軍事能力的考驗:“子有,兩旬之內,將這些流民練成一批能日行五十裏而不掉隊,面對賊寇而不潰散的兵卒,可乎?”

……

在冉求接受生平第一次重任,開始訓練那些青壯流民的同時,趙無恤從曲阜要來的兩百多名魯國工匠也被安置在廩丘城外郭區的原烏氏工坊裏。加上從甄邑和廩丘集中起來的百余工匠,已經足以打造一個多樣化的手工業基地。

這一日,朝食剛過,工吏公輸克一家居住的瓦屋裏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卻是他剛剛委質效忠的主君趙無恤。

滿臉絡腮胡,手腳粗大的公輸克又驚又奇,連忙帶著家人下拜頓首。

“下臣見過大夫,大夫光臨鄙舍,實在是……”公輸克兩只手都不知道該往哪放,眼睛看著亂哄哄擺滿了木料、木屑、工具,還有機括零件的屋子,窘迫不已。

趙無恤卻對他擺了擺手道:“不必多禮,公輸子一家在廩丘可還住得習慣?”

他和公輸克說著話,眼睛卻望向了小公輸班身上,他正躲在父親的身後,手裏捏著銅削和削了一半的木頭,偏頭出來看著趙無恤發怔。

無恤眼前一亮,指著他手裏的東西問道:“這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