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2/3頁)

是的,孔子從來不是,也不認為自己是什麽聖人,他只是一個在諸國間郁郁不得志,轉而關注教育的沒落貴族,雖然向往重建周公之政,但那只是癡想罷了。

見一位高冠博帶的年輕大夫邁步站到了圈子中央,魯人們面面相覷。

“這是誰人?”

“與司儀柳下大夫同行,地位恐怕不低,是哪家的公孫麽。”

“非也,是奪取齊邑入魯為大夫的晉國趙氏卿子!”

魯人們凜然,這位大夫的名聲是挺響亮的,何況還傳出了他與陽虎“相惡”的傳言,頓時讓同樣對陽虎不滿的國人們心生好感,於是對孔子喝出的倒彩便平息了下來,且看這位晉國卿子會怎麽說。

趙無恤也走到高大的孔子跟前,寬袖一揮行了一個平禮,擡起頭後卻發覺自己的身高竟只能達到孔子的頷下,必須仰視才行。

“趙無恤見過孔子,中都邑吝於一見,誰想今日卻在此會面。無恤不才,方才兩位小童子所問的問題,正好能解釋一二!”

孔子方才已經看到了柳下季,還有他旁邊的那個少年貴族,孰料真的是聞名已久的趙無恤。先前中都贈糧還不曾謝過,如今他又出面為自己解答難題,不由得心生感激,又有了濃濃的好奇,也朝趙無恤行了一個下屬見上司之禮:“丘不才,敢請大夫教我。”

因為趙無恤出面幫孔子解圍,所以子路、顏回對他印象很不錯,也向無恤行禮求教。

趙無恤走到了那兩個童子跟前說道:“汝等很善於觀察,但其實太陽在清晨和午後離地表一樣遠。”

那個用車輪和陶輪比喻太陽的童子訥訥地說道:“那麽為什麽早上看著大,中午看著小?”

“這是人眼的一種錯覺,早晨地太陽有樹木、房屋和遠山襯托著,所以顯得大一些。等到中午,它的背襯是廣闊無垠的天空,所以就顯得小了。而且太陽初升時天空還有些暗,太陽的輪廓更明顯,中午時天空明亮,太陽的邊緣都被虛化了,這個原因也使它在早上地時候看著格外大一些。”

那個以冷熱為依據的總發孩童也不甘心地問道:“既然一樣,那麽為什麽太陽出來後,早上顯得冷,中午卻比較熱?”

面對這個眉清目秀的小童子,趙無恤回應道:“這還不簡單?清晨太陽光是斜著照在地面上,午後時太陽光是垂直照在地面上的,若是你歸家後以一個蠟燭或柴薪當做太陽,從斜面和正上方照一照地面,看看哪一個更熱。再說,在夜裏,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午後,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汝等感受到的涼與熱,並不能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與近。”

至於太陽初升時穿過的大氣層更厚,趙無恤暫且不想細究了,一是得從頭開始解釋,周圍的人哪怕是孔子師徒都不一定能接受和聽懂。還有日地不同時間細微的差距也沒有說明,要是不小心被這個好奇的孩童難倒,那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趙無恤言畢後,那兩個發問的童子和周圍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平日都未曾注意過。”

“還是這位趙大夫聰慧,孔仲尼答不上來的問題他一說就明白了,少正卯恐怕也不如他罷!”

連孔子和他的兩名高徒也在細細品味著這個解釋,點頭不已,淺顯的道理,卻無人深究細想,所以才無法一時半會答上來,自命好學的顏回甚至有些愧然。

一片贊揚聲中,趙無恤卻謙遜地說道:“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也許在這觀察尋常事物上,我知道的比孔子多,但在禮儀、道德,還有對典史的理解上,卻是孔子比我知道的多。”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誠哉斯言……”

這句話更是讓孔子和他的兩位弟子再度對趙無恤好感大生。

等到柳下季帶著兵卒開道,眾人漸漸散去後,孔子與他見面,說話間不時目視趙無恤,笑容和藹。

而另一邊,無恤則招手把兩個童子喊了過來:“汝等觀察的很細致,年歲幾何?家住何處,又分別叫什麽名?”

他的目光主要集中在那個眉清目秀的總發少年身上的,沒有料錯的話,當街認出孔子並攔下車駕就是他的主意,小小年紀就能如此聰明大膽,說不準也是留名後世的人。無恤現在手裏人才緊俏,要是能把這些早慧者送進自己設立的私學學堂從小開始培養,該洗腦洗腦,該灌輸灌輸,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那童子絲毫不怕生,他指著自己的鼻尖脆生生地說道:“我叫項橐(tuo),今年七歲,父親是城東司士。”

有名有氏的多半是國人子弟,無恤笑道:“會寫你的名麽?”

那童子先是有些犯難,隨即咬了咬牙眉毛一揚:“當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