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三日將寤

有言在先?

大夫傅叟聞言微微皺眉,醫扁鵲,秦越人,這位遊歷各國的名醫,在民間的名聲更加響亮些,在卿大夫的圈子裏則不太受重視。如今聽這話,是要先談好報酬和條件麽?

然而,並不是。

扁鵲對眾人說道:“假使身居高位之人能防範於未病之時,讓良醫得以盡早治療,則疾病可愈,身體可活。”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這位醫者不趕緊治病,卻在此長篇大論,是何用意,唯獨董安於和趙無恤靜靜聽著。

說到這裏,扁鵲的語氣徒然嚴肅了起來:“病人及家眷擔憂之事,是擔憂疾病過多;而醫者擔憂之事,是擔憂治病之法少。無論病人位高位賤,是國君還是野人,老朽都會說這樣一番話。”

“老朽行醫四十載,而病有六不治:驕恣放縱而不講道理,一不治也;以身體為輕,以錢財為重,不肯盡力救治,二不治也;衣食忌諱不能聽從醫者囑咐,隨意亂來,三不治也;氣血錯亂,五臟的精氣不能安守於內,四不治也;身體過於羸弱,不能承受藥力,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趙無恤明白他的意思了,上前半步拱手道:“吾等一切都聽從先生囑咐,父親之性命安康,就拜托扁鵲先生了!”

扁鵲微笑頷首道:“既然如此,上軍將之疾,可以治矣。”

在扁鵲的指揮下,他的兩名弟子迅速將藥匣和針筒擺放在扁鵲最熟悉和順手的地方,然後放下帷幕,將多余的人請離居室。

帷幕之內,師徒三人為趙鞅切脈治病,一時間只能聽見窸窸窣窣的聲音。

而帷幕之外,君子伯魯和家臣們則來來回回地踱步。

五天了,盡管在董安於和趙無恤的統籌下,在眾位大夫的努力下,趙氏一切運轉如常,甚至比趙鞅獨斷親為時還要好。但消息還是不可避免地泄露了,雖然外界沒有什麽證據,只是當做市井流言來猜測,但長此以往,遲早要釀成劇變。

所以當扁鵲,這個最後的希望到來時,眾人都有些患得患失,心中充滿希望,卻又害怕裏面傳來壞消息。

伯魯搓著手,走到了強自鎮靜的趙無恤身邊,問道:“無恤,這位醫者,真的能讓父親復蘇麽?”

趙無恤雖然相信扁鵲,但心裏還是有一定的忐忑,正要回答,卻聽到一旁響起了一個衰老而清泠的聲音。

“能,一定能。”

兄弟兩人轉身,卻發現正是抱著琴的盲眼樂師高,他們的樂、禮老師。

二子恭敬行禮,隨後無恤滿腹狐疑地問,師高是如何來到這裏的。

樂師高閉著眼睛,仿佛在傾聽偏殿內眾人焦慮的心跳和呼吸,甚至喃喃自語。

“主君好樂,卻已經五天沒有喚我彈琴鼓瑟了,主君好動,下宮內卻已經五天沒有聽到他騎馬射獵,醉酒長嘯的聲音。所以我知道,主君有恙,就來到了這裏,董子讓人不要阻攔老朽,他知道我只是一個守口如同瓶罐的老瞎子,什麽都看不見,也不會說出去……”

董安於在早在扁鵲進去為趙鞅診治的時候,就已經離殿而出,和尋常一樣繼續處理趙氏公務,表現得幹練而鎮靜。越到這種關鍵時刻,越能看出這位能臣的冷靜和卓識。

伯魯問道:“少師如何知道,醫扁鵲能治愈父親?”

師高在趙無恤攙扶下,尋了一處蒲席跪坐,將琴放在腿上,言道:“醫扁鵲之名,我知之,敢問二位君子,齊國晉國受其恩惠的國野民眾,為何要稱他為扁鵲?”

二人對視一眼後,齊聲答道:“小子愚鈍,不知。”

師高調了調琴音,繼續說道:“平公時,我的老師師曠能奏樂引來百鳥朝見,烏鳴啞啞,鸞鳴噰噰,鳳鳴喈喈,凰鳴啾啾,雉鳴嘒嘒,鵠鳴哠哠……故因群鳥之音,作《禽經》。”

樂師高一邊說,一邊開始撥弄琴弦,真的如同那些鳥兒在齊鳴一般,同時也打斷了偏殿內各懷心事的眾人的焦慮。

“《禽經》言,鵲鳴唶唶。齊晉兩國的野人認為,靈鵲兆喜,秦越人治病救人,走到哪裏,就為那裏帶去安康,如同翩翩飛翔的喜鵲,飛到哪裏,就給那裏的有疾者帶去喜訊。”

“所以,他被稱為醫扁鵲,就是天帝派來拯救黎庶,拯救主君的使者!董子讓老朽等候在此,正是為了在醫扁鵲出來時,為主君,為趙氏,奏響一曲唶唶喜樂!”

趙無恤恍然,原來,這就是扁鵲之名的由來。

樂師高剛剛言罷,扁鵲果然掀開了帷幕,走了出來。

面對眾人殷切的目光和將欲脫口而出的詢問,扁鵲嘆了口氣道:“上軍將,還是未醒。”

……

偏殿的坐榻上,醫扁鵲飲著漿水,一面侃侃而談道:“從前秦穆公也有過這種情況,突然昏厥,秦國大夫們驚懼不安,請秦地名醫察之,才知道是得了風疾,過了七天才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