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有女同車

子貢對趙無恤誠懇地說道:“夫子曾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賜與君子曾有盟誓,賜為君子之賈,君子為賜之東主,為期至少三年。如今口血未幹,賜怎能食言!?”

面對趙鞅的誘惑,子貢是這麽考慮的:夫子曾言,道不同,則不相為謀。雖然孔門起於微末,有時候不得不變通,但未到絕境,卻也有自己的原則。

夫子一向對趙鞅的政策和行事頗有微詞,近來雖然因為止從死法令改變了些許態度,但那完全是因為庶子趙無恤的所作所為。

子貢在中都邑時,曾對夫子說過來晉國為趙氏庶子之賈的想法。夫子當時便對他說過,希望他為趙無恤之賈,勸其行仁義禮樂之道,則可;為趙氏一家之鷹犬走狗,則不可。

趙無恤雖然在一些理念上和孔門有所分歧,但在子貢看來,那是和而不同,他雖然注重農事與百工,但子貢記起,夫子也說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樣的話。

他雖頒布了嚴格的軍令,但對待民眾卻依然比較溫和,“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正和夫子評價子產的“寬猛相濟”不謀而合。

但趙鞅,則更加偏向嚴刑峻法一些,還在許多器物上違背了禮制,甚至被孔子視為不仁之君,與孔門的根本理念相違背。

更何況,子貢摸了摸懷裏一直貼身攜帶的那卷《絕秦書》抄本。自己僅僅是在酒酣時無意吐露了一次志向,趙無恤竟能牢記於心,千方百計地尋來這些行人言辭,贈予自己,並祝願他早日實現志向。

“若我日後能成為晉國上卿,一定聘請子貢做晉國的行人,還望子貢出使諸侯時,能做下申公巫臣聯吳抗楚那樣的壯舉!”

子貢並非不知道趙無恤這話裏的暗示,但他心中仍然十分感動,這已經超出了利益和盟誓的關系。

他記得此次臨行前,他曾於中都問學於孔子曰:“夫子,敢問何為士?”

夫子沉吟片刻,言道:“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做事和決斷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列國,並能夠完成主君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貢自命為一個知恥而忠信的士人!

他覺得,趙無恤以朋友、以士待己,自己雖然暫不能委質效忠,侍其為主君。但至少!要以朋友之誼,以士之忠誠回報之!

所以,他在側殿內,竟然一口回絕了趙鞅的征召。

趙無恤聽罷,方才松了口氣,心中大定,嘴上卻要為子貢惋惜一通。

這不是他患得患失,而是子貢這種世間一流的人才,還是經濟外交兩項全能,實在是難得。在這個時代裏,也許,只有南方的範蠡(luo),日後的陶朱公可以相提並論。

隨後,趙無恤和子貢手持趙鞅的符令,和家宰尹鐸、大夫傅叟等接洽,商談具體事項。隨後,他們又召集下宮府庫倉吏,車正,廄苑吏等,傳達宗主的意志。

“從今日起,下宮各倉的麥子分出大半用於開磨麥粉,車正和廄苑吏調撥好運輸用的牛馬輜車!”

同時,還有使者持簡冊前往臨近各鄉,讓鄉宰和鄉司徒向下宮輸送麥子,其中最大的原料供應者,當然是成鄉。

趙鞅的要求很簡單,務必在粟市壓倒範氏商賈,別讓趙氏的一粒粟米流到他們的倉稟中!下宮新建起的磨坊從第二天清晨,便開始全面運轉,這一場趙、範之間短兵相接的經濟戰,正式打響了!

基於那個下宮庖廚泄露石磨構造的教訓,趙鞅也下了嚴苛的家法,再有敢與外人接洽泄露者,殺!全家降為刑徒!

而子貢也要回成鄉,運送源源不斷出產的成瓷,將他們帶到漆陶市上,對範氏商賈們發動搗腹一擊!

趙無恤不由得想起了前世讀過的《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頗合今天的情形。

以正合,以奇勝!

所以臨行前,他對子貢囑咐道:“子貢此去,必若猛獸摯鳥之發,一擊必中!”

……

到了第三日,趙無恤穿戴整齊,穿著姐姐縫制的秋日新衣,佩產自禺支昆侖的白玉環,站於車下,雙手籠著寬袖,面色嚴肅地等待在鹿苑之外。

今天,他要正式入宮,成為國君的助祭人,祭祀預示著秋日已至的大火星。同時,在趙鞅的請求下,國君同意讓樂祁的女兒前去探望父親。

所以,趙無恤才會這麽正式地等在樂靈子和姐姐的居所外。

樂靈子似乎沒有讓人久等的習慣,身著綠色深衣的美人,踱著優雅的殷商步伐緩緩走出。無恤發現,她又蒙上了薄薄的面紗,但如此一來,那雙清揚婉兮的眼睛卻更顯得迷人。

也許是半個多月前的第一次對視,給無恤帶來的震撼太強烈,又或許是那份口頭婚約在暗暗牽引他的情緒。他對樂靈子,還是有些許感覺的,卻又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