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與野心不能匹配的武器

乞巧節的時候,關中的夜晚亮起了點點燭光。

關中人拜乞巧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

不過,這種閑節只有在物阜民豐,風調雨順的時候才會出現,往年也有,只是沒有這幾年這麽普遍跟隆重。

藍田縣的姑娘們早在五月的時侯就湊錢集資組成“七姐會”。

準備活動也是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

她們用彩紙、米粒、芝麻、瓜籽等材料制作成微型花朵、器皿、人物等各種精美細致的小小物件。

到了農歷六月,還將谷種、綠豆放入瓷碗浸泡發芽,制作成作“拜仙禾”和“拜神菜”,供“擺七娘”

七月初六晚上,姑娘們各自在家門前或廳堂中擺設八仙桌,插上香燭,點起最好的檀香,將親手制作的小物件配上古董珍玩、鮮花時果和胭脂紅粉一起擺設陳列,供人參觀。

從七月初六開始一連三晚,本地或四鄉群眾便前往姑娘們家裏參觀姑娘們的手藝,名曰:“看七娘”。

哪家“看七娘”的人越多,哪家的姑娘就越體面。

香霧繚繞中,男士們認真窺視各位姑娘的一舉一動,有中意的便在日後托媒人去說親。

初六至初七一連兩晚,姑娘們靚妝艷服,焚香點燭,遙對星空跪拜,這便是“迎仙”。

自三至五更,連拜七次,向織女祈求幸福美滿,稱為“拜仙”。

拜仙後,姑娘們手執彩線登上繡樓,對著月光將絲線穿過針孔,名曰:“乞巧”。連穿七枚孔者叫得巧,否則叫輸巧。

少女們在稀星朗月下,穿針引線暗蔔未來。

雲昭以前把這種事情每當一回事,認為是女兒家自娛自樂的一個小活動,家裏剩余姐妹們要做乞巧,他都是大力支持的。

不過,現在不成了,藍田本地各個裏長,宿老,成群結隊的給雲昭上書,懇請縣尊今年帶著一群裏長,宿老們去‘看七娘’。

雲昭很是不解,專門求教了徐元壽之後才明白,“看七娘”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他關系到藍田縣青年男女的嫁娶,乃是關系到種族繁衍的大事,不可輕慢。

往年的時候,大明皇帝會在京城‘看七娘’,藍田縣就不用多事了。

今年不同,皇帝不去看七娘了,藍田縣的百姓們被妻女綁架之後認為,自家縣尊走一遭寓意更好。

皇帝之所以不去‘看七娘’是因為如今的京城裏,人們對這件事已經看得很淡了,肚皮都吃不飽,哪來的更多的錢糧去滿足小兒女們的小心思。

皇帝自己也是內交外困的,實在是提不起這個與民同樂的情緒。

關中就不一樣了。

在雲昭大棒的威嚇下,關中女兒的身價倍增。

有的進了工坊做工賺錢,有的開始做一些小買賣,有的進了學堂開始念書,跟有的從玉山書院畢業之後進了官府成了官員。

關中女子膽大且勤勞,做工的賺錢不少,做買賣的甚至會成為一家之主,從玉山書院畢業後進了官府做官的女子就厲害了……回到家裏,務農習慣了的父母,兄長見到做官的妹子,就差跪迎了。

十來年下來,有錢,有地位,有學問的女子們已經成長為一股很強大的力量,今年的乞巧節,就是她們大舉向關中社會展現自己力量的一個大舞台。

鼓噪的最厲害的就是玉山書院裏的那些小女子。

錢多多正對著昏暗的上弦月穿針引線,眯縫著一只眼睛,怎麽都穿不進去,而馮英做這種事情手到擒來,據她說,這麽好的月光下,她能把羽箭射進針鼻裏。

兩個已婚婦女的無聊行為雲昭自然是不理會的,他今天衣著整齊的要與藍田未出嫁的女兒們共度一個良宵。

錢多多很想把雲顯丟給雲昭,這個陰謀被雲昭識破了。

所以,他出門的時候,錢多多就喊來自己弟弟讓他陪著。

雲昭領著一大群人東家進,西家出,專門來到人家閨女屋門前看那些慘不忍睹的工藝品。

荷包,香囊,檀香扇子,醜陋的玉墜,難看的虎頭帽,黑紅相間的虎頭枕,有那麽些意味的刺繡腰帶,帽子,鞋面,鞋墊,琳瑯滿目。

姑娘們一個都沒看見……

最小的有六歲的姑娘,最老的有一個五十八歲還努力把自己往外嫁的老閨女。

雲昭很滿意,藍田縣的閨女們都希望嫁一個如意郎君,每個人都願意為關中人口增長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這個大前提下,雲昭為了讓屋子裏的閨女們聽清楚自己誇贊她們的話,時不時地哈哈大笑,高聲大嗓的把每一句誇獎的話都準確無誤的送進躲在門內偷聽的閨女們。

尤其是那個五十八歲的老姑娘,雲昭特意將她擺在外邊的乞巧東西挨個誇獎了一遍,惹得躲在屋子裏的老閨女嚎啕大哭,差點被她引為平生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