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永遠都賣不完的糧食

聰明人之間的談話很無聊。

因為他們每一句話都不說正事,但是每一個字都在努力的告訴你他真正的想法。

洪承疇告訴雲昭,他準備搶劫這批糧食,準備把這些糧食儲存起來應對將來更加嚴苛的局面。

他對楊鶴的招撫的主張是極力反對的,也對皇帝執意將天下所有百姓當做赤子子民的想法深深地憂慮。

讀書人都認為面對天下洪流的時候,堵不如疏,他們卻忘記了,只要是洪水就會四處流淌,就會四處破壞山洪過處,大水漫灌之後,地面就不可能再回歸原來的模樣。

——洪承疇準備鋌而走險!

他知道少華山的事情八成是雲昭做的。

現在,他明明白白的告訴雲昭,他也準備做一票,做一票更大的。

這種想法太危險了。

當一個官員不準備按照規矩行事,也不願意動用自己手裏的權力來達到目的的時候,這個世界就變得危險了。

不過,對大明來說也不算什麽了,一個病入膏肓的人,再添加一點傷患無所謂。

雲昭認為,李洪基,張秉忠這些人其實只是疥癬之疾,如果大明朝可以解決自己身上的事情,處理掉這些人幾乎是分分鐘的事情。

只是統治者集團裏只有皇帝一個人在宵衣旰食,其余的人對改變世道沒有多少興趣。

因為,現在的所有制度跟秩序都是最有利於他們的。

就像一群愚蠢的老鼠,正在拼命地啃咬自己存身的木船,而這艘木船如今恰恰駛入了激流。

洪承疇是一只想要維護這艘船的蠢老鼠,為了達到這個女目的,他想咬死別的正在啃木船的蠢老鼠。

然而,從木船上空飛的蒼鷹知道,一艘巨大的木船上爬滿了啃咬木船的老鼠,偶爾有那麽一兩只劃船的,扳船槳的,扯風帆的,對即將崩裂的木船沒有任何幫助。

黃永發將鹽巴送來的時候,雲昭已經準備好了糧食。

今年,對於藍田縣的百姓來說是一個極好的年景,可惜,今年,藍田縣的百姓們只能以紅薯,土豆,玉米充饑……

別的糧食都賣掉了,只有這些新糧食沒有人買。

沒人要的糧食只能自己吃,就像商家賣剩下沒人要的貨物只能自己用一般。

雲昭依舊沒有跟黃永發正面接觸,以前是害怕被他看到真實面目之後不好在暗中對他下手。

現在不用了,洪承疇已經決定入場了,以洪承疇老辣的算計,這個人基本上沒有活路。

對於一個臉上布滿死氣的人還是要少接觸,於是,在整件事情上,雲昭就迅速退出了。

糧食到了洪承疇手裏,可能還比落在九邊的邊軍手裏更好一些。

糧食都被賣掉了,也被換成了鹽,加上藍田縣的粗布,藍田縣的百業開始出現了興盛的苗頭。

一個地區變得好起來就跟一個地方開始變壞同樣的迅速。

只要根基打堅實了,以後自然會因為經濟規律自己指引著地方經濟前進。

眼看著一車車的糧食被別人拉走,藍田縣的百姓們就站在路邊。

每個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雖然吃紅薯,土豆,玉米也能吃飽,見別人拉走自己家的糧食,還是感到極度的不安。

旁邊的幾個縣的人削尖了腦袋想要鉆進藍田縣,長安縣這種以前幾乎是西安府最富裕的縣的人也想進入藍田縣。

眼看著縣裏的土地越來越少,以前廢棄的土地上都開始有人種莊稼,藍田縣裏的人如果說沒有一點緊迫感是不可能的。

銀子倒是回到手裏來了,糧食卻出去了,瞅著空蕩蕩的糧倉,以及裝了一地窖的紅薯,土豆,心裏那種空蕩蕩的滋味實在是難以對人言表。

藍田縣沒糧食了,也就沒人惦記,十月的時候,藍田縣人收獲了最後的紅薯,砍了依舊在瘋長的紅薯藤蔓,就家家戶戶準備過冬了。

趁著天氣還沒有徹底的變涼,雲氏莊子的人就開始燒炭,禿山腳下濃煙滾滾,灰塵漫天。

玉山上的樹是不準砍的,禿山上的雜木柈子卻是最好的燒炭原料。

這東西兩年就能長起來,砍掉一批,再種一批,這樣的循環,在雲氏莊子已經維系很多年了。

藍田縣有煤炭,就是沒有多少人愛用,主要是這東西燒起來煙太大,還能熏死人,所以,還是以木炭為主。

這個道理放在雲昭這裏就說不通了,煤炭跟木炭一樣都能熏死人。

反正,在雲昭以前的時代裏,人們如果燒炭自殺,首要選擇就是木炭,而不是煤炭。

仔細研究了這個東西之後,雲昭發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藍田縣的煤炭不好,是大。煙煤,二來是爐具很差,差的讓人很想發火。

把煤炭往四面漏風的土爐子裏丟,晚上還把屋子堵得嚴嚴實實,這樣的做法根本就不是取暖,而是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