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陰影中的較量(下)(第2/3頁)

“玩刀……你不成。咱關中爺們玩刀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給人以懦弱感覺的中年人,抽刀遞刀,眨眼之間,已經在對方身上連捅了七八記。圍觀者大驚之中,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卻聽男子高喊道

“我是陜西救國君老卒高老幺!當初跟著郭劍當土匪,按罪過,槍斃十次都夠了。在華陰抓住我,大帥非但饒了我的命,還給我機會,讓我當兵過好日子。是我自己戀家,當了逃兵。我對不起大帥,但是,也不允許有人胡言亂語,糟踐大帥的名聲。你們聽著,趙冠帥給你們飯吃,給你們治病,給你們秩序,還給你們工作,這還有不是了?自古以來,可有仗著自己是難民,就什麽都不幹只吃現成的道理?他是好人,說是非的都該死!”一刀捅出,血濺滿面。

難民營這種地方,打架死人,都是不可避免的事,要不是有外面大批的武裝警查以及士兵看著,怕是這裏早就為了吃食和女人打的血流成河了。對於兩條人命,在意的人不多,可是大漢的話,卻似在井裏扔了塊巨石,激起無數漣漪。

隨後兩天,開始有說書唱戲的藝人,以及幾名教書先生進入,手裏拿著報紙,給災民們講政策,講道理。那報紙上的文字,自然是出自白斯文的手筆,他一筆壓千軍,最近在山東報紙上與人筆戰,一個人噴倒了十幾個人,成了好大名氣。

雖然辯論這種事,人多永遠蓋過人少,可是他顛倒是非的本事太強,一些中立派知識分子被他給拐的思想動搖,竟是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加上依附於趙冠侯的文人墨客,即使是比人頭,也是趙冠侯這邊多些。輿論局面上的優劣,就變的比較復雜。

議論外人的事情,或許可以保持公心,講一個是非,當事件涉及到自身利益時,除去聖人之外,多半都要在是非的層次之上,考慮一下得失。白斯文的厲害,就在於劍指本心。

反對借洋債,不是不可以,大幅度削減福利,誰要是認同這個,洋債隨時可以取消。可是削減福利這話,上層人物未必真的在意,甚至盼望著削減福利,可誰又敢說出來。

自從山東搞糧食、鹽的統購統銷後,從中漁利的商人,失去了兩個金礦。可是老百姓,是實打實落了實惠。誰如果反對這個,以白斯文的豪爽,肯定會在報上,指名道姓的把你誇獎一番。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麽結果,就是沒人能預料的。

預想中千夫所指的局面,變成了爭論不休,雖然明面上,倒趙派還沒輸。可是從必勝仗打成膠著仗,這本身就是個問題,何況,隨著情勢的變化,恐怕還是挺趙派要占上風。

災民們未必懂大道理,報紙上面的話,也聽不大懂。可是這些藝人的話,更接地氣,也更容易被理解。比起那些宣講者的危言聳聽,藝人們,講的則是希望,是前途,是未來。

隨著他們來的,則是壽光的地方人員,他們並非赤手空拳前來,帶來的既有糧食冬衣,也有工作。山東對於人力的需求近似於正無窮,從路工到礦工再到兵工、鐵廠。女性則有包括醫院、軍隊的看護婦以及紗廠、紡織廠以及各種日用品廠以及商店等地方招聘。

這個時機對於山東發展也異常難得,工人的人工費用便宜的驚人,這個時候的人,是不嫌多的。即使崗位暫時冗余也沒關系,畢竟將來山東還要擴大發展,該招募的人,總要招。

有了工作,就有了收入,不但可以搬出這片難民區,家屬還可以得到照料。老人和孩子,這些不能工作的,只要親屬有工作,自己就能得到一口飯吃,也是個極為劃算的買賣。

因為煽動而聚集起來的不滿,在真金白銀面前,很快就煙消雲散。大漢的死,也讓一部分人打消了顧慮。想來連戰俘都能放過的人,還會要自己的五臟六腑麽?

人畢竟不是白癡,該有的思考總會有,細致想一想,就能發現那些話,未必值得信任。再者,難民裏技術工人也有不少,他們可以歸入靠手藝吃飯的行列裏,遇到識貨的主,到哪待遇都不會差勁,更不至於擔心人身安全問題。

那名縣知事,則站在幾名士兵身後,小聲嘀咕著“這幾天妖言惑眾的孫子,讓那冒失鬼捅死一個,還有幾個,給我看住了。光殺他們沒有什麽用,我得把背後的大魚挖出來,這回做條全魚宴,讓大帥也看看,我離開部隊,一樣可以為大帥分憂。”

類似的戲碼,在山東全境都在上演,一些城市裏,煽動者的力量比較強,或是因為地方官自己的處事存在問題,確實發生了難民暴亂事件。可是,不等他們鬧出大動靜,枕戈待旦的駐軍就開始行動,騎兵兜幾個圈子,就能嚇住其中大部分,等到步兵排著隊列出來,也就剩了掃尾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