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賢者的禮物(下)

他苦笑兩聲,又說起一段過往,那時兩江總督還是旗下三才子之一的端方端老四。其人亦是金石大家,喜好古書,與徐紹貞說來,得算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是問題也就出在共同的愛好上,端方看中了徐紹貞的幾本珍藏,想要購買,徐紹貞卻不願意割愛。兩人竟因此而生嫌隙,化友成仇,不相往來,真正傷了交情。

乃至端方在任上,給徐紹貞上了很壞的評語,如果不是正在辦新軍的當口,且徐紹貞有留學扶桑的經歷,第九鎮的統制,怕是還輪不到他坐。

徐紹貞道:“我留學扶桑時,曾看過扶桑圖書館的藏書,結果發現,裏面大部分是我國古籍,其中有不少是孤本善本,海外所有,我國反無。這道理又是什麽?等我仔細訪查之後便知,是扶桑專門由國家選派能員,到我國搜羅古書善本,以重金購買,或設計坑騙。國內又有一幹不肖子孫,貪圖洋人厚幣,將祖先留下的書籍外賣,長此以往,則我國文化反不如洋人昌盛。我華夏大國,文明源遠流長,可提起古籍,反倒要到外國才能看到。我輩炎黃子孫,又有何顏面見人?是以我傾出所有,搜集古書,為的不是個人發財收藏而是為我華夏文化,留一分元氣。”

陳冷荷聽著不住點頭“沒錯,我在倫敦的圖書館,也見過我們中國的古書,但是卻因為是善本不許借閱抄錄。但是我不明白,您把書賣給端方,不是一樣?”

“不一樣。那班旗下大爺買書,純粹是為了擺闊充門面,外加顯示自己的才學。即使端方是旗下才子,其實也沒強到哪去,書落到他手裏,只會束之高閣,秘不示人。或是三五知己小酌時,拿出來自誇。若是為洋人看到,或因厚幣,或因有事相求,必會割愛。我收藏的書,不是敝帚自珍,而是供研究者查閱,並請有識之士抄錄、修復,期待有一天,將我中華的古籍挖掘整理補完。既不會賣給洋人,更不會敝帚自珍,把書賣給端翁與賣給洋人,也沒有太大區別,我可以丟官,也不會丟書。”

趙冠侯問道:“既然如此,那貞帥怎麽又舍得用古書抵押貸款?以金國目前的財政,誰也無法保證,你半年之後就能歸還貸款。用制軍的辦法,我覺得更好一些。”

“我知道,從公事上從私人上,都是安圃的辦法好。可是冠帥你想一想,安圃為我辦了貸款之後,又拿什麽還給銀行?自高麗戰敗以來,我國財源已經瀕臨枯竭,即使兩江餉源之地,也已經征無可征,派無可派,剩下的就是苛捐雜稅。如我所料不差,安圃為了我籌措軍餉,必會在揚州鹽稅上做文章,搞鹽稅加征。可是鹽商不會憑空受害,必然是把這筆錢轉嫁到百姓身上。為了支付賠款,百姓攤派賠款,生計已經很艱難,如果為了養第九鎮,還要他們繼續承擔費用,以至於食不知味,我徐某於心何忍?”

他起身道:“我輩軍人,以保境安民為己任,不為一家一姓當兵,只為保衛國家,保衛百姓而戰。讓百姓安居樂業,才是軍人真正的天職。如果因為解決第九鎮軍餉,讓百姓生計艱難,就與初衷背道而馳。徐某只要在位一天,就要保民一日,我寧可自己傾家蕩產,也不能讓百姓因我受累。安圃高義,我心裏感激,可是這好意我只能心領,不能實受,軍餉,還是得另想辦法。古書交給銀行保管,也未必是壞事,我相信冠帥既然肯在濟南辦圖書館,就不是個視書如草芥之人,古書在你手上,一定會得到妥善保護。”

趙冠侯重新請其坐下,復問道:“貞帥,其實你軍餉的事,我覺得是小事,主要就是個誤會。你若是約束一下你部下的行為,或許誤會就沒這麽大。”、

“我的部下並沒有做錯什麽,也談不到約束二字。我約束部隊,所用者,軍法。軍人以服從軍法為規範,犯軍法者我絕對不饒。可是他們讀書看報,懂得做人的道理,這與軍法並不抵觸,我又如何能約束。至於安圃所想,把士兵變成只知道服從的奴隸,不懂做人的道理,不懂得是非善惡,除了服從命令一無所知,那樣的部隊,只會是暴君手中的利刃,不是百姓的守護者,我是絕對不會讓部隊變成那樣的。”

陳冷荷聽的大為贊同,接口道:“貞帥,你的軍餉我來想辦法。等到山東正元開張之後,你派人來取錢,我開支票給你。三十萬元先行撥付,不需要你用什麽抵押,只要你在信封裏裝一張名刺,把口封上,就算抵押物。以你的為人,我相信你不會食言。”

徐紹貞愣了愣“我這不是成了丁宮保當衣服?”目光又看向趙冠侯,他並不認為姨太太當家可以當到這種地步,山東正元最後說了算的只能是趙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