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國號共決(下)

次日一早,天還沒有亮,在安陽大殿前的朝陽廣場上,兩百余名官員聚在廣場上,他們三五成群,竊竊私語,議論著今天臨時召開的大朝。

這兩百余人都是五品以上官員,當然,文臣沒有那麽多,只是數十人,但張鉉要求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都要參加,這就包括了不少軍隊和在京述職的地方官員。

五品以上軍隊官員包括鷹揚郎在內的中高層將領,由於戰爭剛剛結束,軍隊都在各地軍營休整,將軍們基本上都在中都和家人團聚,所以十幾名將軍都接到了朝會的通知。

今天的朝會大家都沒有穿戴盔甲,而是穿著朝服,只是式樣和文臣略有不同,加上他們個個身材高大,便顯得格外威武。

朝臣們都有自己的圈子,老將來護兒、王辯以及兵部尚書李景、相國陳棱,他們聚在另一處聊天,而羅士信、蘇定方、裴行儼、尉遲恭、徐世績、魏文通等等數十名高層將領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最大的圈子。

北隋的大將中以李靖的文才最高,但因為李靖在靈武郡訓練軍隊,沒有能趕回來,所以今天將領中便以徐世績的文才為最,眾人都在聽徐世績講述定國號的一些原則。

這時,軍師房玄齡快步走了過來,眾將一起行禮,房玄齡笑道:“大帥讓我轉告大家,大家很少上朝,不用太拘束禮儀,讓大家放松一點。”

徐世績問道:“軍師,我們聽說大帥準備讓大家共商國號,不知具體怎麽商量,我們該怎麽表達自己的意見?”

眾人都向房玄齡望來,房玄齡笑了笑道:“也沒有大家想的這麽復雜,今天主要聽一下如何確定國號的安排,並不是今天決定,而是給大家兩天考慮的時間,也不需要大家發言。”

羅士信忍不住道:“那我們有想法怎麽辦?”

房玄齡微微笑道:“有想法沒關系,明天下午在東大營內舉行軍事議事,大帥要給大家講一下將來軍機台的建立,到時候也會給大家說一說國號之事,羅將軍有想法那時候就可以提出來。”

一旁的蘇定方道:“軍師,我看好像別的大臣都很清楚國號之事,唯獨我們是一頭霧水,軍師能不能利用現在的機會給我們簡單說一說,讓我們不至於糊裏糊塗上朝。”

“軍師,說一說吧!”眾人一起懇求道。

房玄齡點了點頭,“好吧!我就簡單給大家說一說。”

房玄齡看了一圈眾人,這才緩緩道:“大帥昨天和紫微閣相國們商議後,初步將國號定為四個選項,周、齊、魏、趙,其中後三個是紫微閣相國的意見,周是大帥的想法。”

羅士信頓時怒道:“那還要商議什麽,既然大帥認為是周,那就定為周好了,為什麽還要投票,有這個必要嗎?”

這不僅是羅士信不滿,眾將都十分不滿,他們一向是軍令如山,大帥的軍令沒有什麽商量余地,說出來就要執行,那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要沖過去,他們著實不理解為什麽要商議。

房玄齡笑道:“我理解大家的心情,大帥也有他的考慮,他希望國號有大多數人的認同感,另外也要尊重相國和群臣的意見,這畢竟不是打仗,而是治國,治國需要群策群力,關系天下民眾的福祉,大帥不想草率決定。”

“那大帥為什麽會選擇周朝?”尉遲恭不解地問道。

房玄齡贊許地看了一眼尉遲恭,還是尉遲恭比較老持穩重,他微微笑道:“尉遲將軍問得好,我也想給大家說一說大帥考慮周朝的原因,自古太平盛世惟周、漢兩代,但自從漢末以來,亂世幾百年,五胡亂華,武盛文弱,禮法衰敗,民間交往皆以利字當頭,縣鄉宗族倚強淩弱,朝廷不得不用嚴刑峻法來維護秩序,所以殿下偏向於傳承周禮治盛業的治國方略和政治抱負,強調恢復道德和周禮。”

“可是突厥未滅,吐蕃興起,中原依舊外患重重,這種情況下,我覺得還是應該偏重於尚武較好。”徐世績又道。

房玄齡點點頭,“徐將軍想法很好,但正如我剛才所言,凡事過剛則易斷,過柔則易弱,武盛易生內亂、文弱易招外患就是這個道理,關鍵是要平衡,文武相濟才是王道,現在的問題是武風太盛,需要以文來平衡,所以大帥才考慮引入周禮治國,這不是我們一代人的事情,需要幾代人上百年的努力才能做到,但源頭我們要做好,建立一個有意義的國號就是源頭之一。”

眾人都明白了,徐世績又道:“今天會給眾臣講清這些道理嗎?”

房玄齡淡淡一笑,“他們其實都明白!”

“可是萬一這些文官自以為是,還是堅持魏齊國號怎麽辦?”羅士信直言不諱地問道。

房玄齡笑了起來,“大帥既然讓你們也參與投票,羅將軍覺得結果會是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