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

今天的軍情商議主要意義在於促進唐朝的核心決策層下定發動東征之戰的最後決心,更深一層的意義卻是責任捆綁,李淵不想獨自承擔未來兵敗的責任,而是想讓所有決策大臣一起擔責,至於具體戰爭該怎麽打卻不是朝廷大臣能決定,而是主帥李孝恭肩負的重任。

在商議了一個半時辰後,眾臣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在三月初一,八萬唐軍向豫章郡正式發動東征。

商議結束後,李淵直接回到了禦書房,他又令人去把次子李世民找來,其實不用人找,李世民就已經出現在禦書房門口,他需要就屈突通之事再和父皇好好談一談。

不多時,李世民快步走進了禦書房,跪下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起來吧!”

“謝父皇!”

李世民站起身垂手站在一旁,在父皇沒有開口之前,他不能先說話,這是做臣子的基本之道。

李淵看了他一眼,問道:“河套隋軍的情況怎麽樣?”

李世民恭恭敬敬道:“回稟父皇,一個冬天隋軍都在訓練,新年後,北隋實施軍戶制度,開始不斷有民眾遷來河套,李靖一直在忙碌安置軍戶之事,沒有南征的跡象。”

“皇兒也認為隋軍暫時不會南征?”

李世民點點頭,“兒臣確實也是這樣認為,河套是北隋在關隴的立足點,至關重要,尤其靈武郡關系到北隋能否在關隴立足,所以北隋在河套地區站穩腳跟之前,他們不會輕易南下,其實從並州就看得出來,北隋雖然占領了長平郡和上黨郡,但始終沒有繼續進攻並州南部各郡,這是隋軍的一貫穩健,站穩腳跟後才會考慮擴張。”

“這樣說起來,隴右那邊朕就可以稍稍放心了。”

沉默片刻,李淵緩緩道:“還有一件事朕想先和你說一聲,朕打算把屈突通調回長安。”

李世民的心怦怦跳了起來,果然來了,這才是父皇把自己找來的真實用意,當然,這也是李世民想和父皇商談之事。

李世民不敢說自己已經得到了武士彟的密報,裝作有些愕然道:“父皇,這又是為何?”

李淵嘆口氣,將李元吉送給他的報告遞給了李世民,“你看看便知道了。”

李世民連忙接過報告細看,他也想知道四弟是怎麽詆毀屈突通,匆匆看了一遍,李世民頓時涼了半截,他萬萬沒有想到四弟的報告竟然寫得如此惡毒,僭越、擁兵自立、居心叵測這樣的詞比比皆是。

“父皇,這……這樣的結論未免太荒謬了吧!”李世民無比震驚地望著父皇。

李淵苦笑了一下,其實他心裏也明白,元吉這樣肆無忌憚地攻擊屈突通,和之前屈突蓋那件事有關,元吉將心中的滿腔怒火都發泄在屈突通身上,說屈突通即將要造反,李淵也不相信,但裏面陳述的事實卻是讓李淵心中不舒服,尤其是天下明公的生牌更讓李淵感到不爽。

“朕想聽聽你的看法,你認為元吉的報告是無中生有,或者武士彟的證明也是言不由衷,皇兒的意思呢?”

李世民嘆口氣道:“這件事兒臣認為是真實的,但兒臣認為其中是有原因,至少屈突通擁有一千親衛是兒臣同意的,這是為了指揮戰爭的需要,打個很簡單的比方,兩軍作戰之時,如果沒有一千親衛守護在主帥身邊,就會被敵軍抓住漏洞擊殺主帥,全軍就會崩潰,兵部雖然定下條例,但也太不考慮實際需要了,簡直就是閉門造車。”

李淵沒有和兒子爭執,又淡淡問道:“那另外兩條呢?”

“修高城墻是為了加強防禦,兒臣去江夏看過,江夏縣緊靠長江,大船從水路便可以直抵城下,如果是三丈高的城墻,那麽兩千石大船便可以直接登城,為了避免這個威脅,只有將城墻繼續修高,別無他法!”

“繼續說下去!”李淵不露聲色道。

李世民心中著實有點不安,他知道第二條解釋其實有點牽強,江夏城外的護城河最多只能行駛千石戰船,進不了兩千石大船,而千石戰船的高度到不了三丈,如果父皇較真,就會戳穿他的解釋。

但事已至此,李世民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說道:“至於第三條,天下明公的說法,兒臣覺得這是歧義,只是誇贊他是個仁德的長者,父皇,屈突通的妻兒都在長安,他怎麽可能有擁兵自立之心。”

“皇兒說的這些朕都能理解,但也知道會有一些特殊情況,但朝廷的制度也不是擺設,做事該有章法才對,如果嫌親兵不夠,可以向朝廷申請增加人數,城墻太矮擋不住船只進攻,也可以向朝廷提出增高城墻,但凡有特殊情報,朝廷也會酌情考慮,朕也會特批,可他鎮守江夏這麽多年,從來沒有向朝廷提出任何申請,這就麽擅自增加人數,擅自修高城墻,一定要搞特殊,讓朕怎麽能視而不見,又怎麽去規範別的大將、別的城池?個個都像他那樣,那朝廷制度還有什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