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反攻蒲津

隋唐兩國的談判已經進入了第三輪,吏部尚書韋雲起作為攝政王張鉉的全權代表向唐方提出了三大條件,第一,隋軍可以撤出蒲津關和河東城,但唐方必須付出代價,韋雲起開出了一百萬石糧食的天價,但這也只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條件便是唐方必須將居住在關中的一萬匠戶交給隋朝;而第三個條件更是讓長安方面無法接受,唐方必須承認上黨郡和長平郡歸屬隋朝,並在此基礎上重新簽署雙方的停戰協議。

這三個條件遭到了溫大雅的堅決反對,但他沒有決策權,便連夜發送鷹信回長安請示。

不出溫大雅的意料,這三個極其苛刻的條件在長安也同樣激起了大唐君臣的強烈憤慨,尤其以主戰派李世民為代表,他強烈要求用戰爭的方式奪回被隋軍強占的城池和土地,絕不退讓一步。

李世民獲得了朝臣上下的一致擁護,這時,主和的太子李建成也被迫改變態度,不得不同意李世民的方案,以戰爭為輔,促使中都方面讓步。

李淵遂下定決心,令李世民統帥三萬大軍向蒲津關發動全面進攻。

武德殿禦書房內,李建成憂心忡忡對天子李淵道:“兒臣能理解大家的憤怒心情,但如果能一戰奪回並州土地,我們又何必派人去中都談判,兒臣就害怕拿不下並州,連討價還價的余地都沒有了。”

“你覺得我們拿不下來?”

李建成嘆了口氣道:“或許能拿下蒲津關,但河東城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僅靠三萬軍隊,兒臣覺得不太現實,更不用說上黨郡和長平郡,如果通過談判達成協議,我們至少可以拿回河東城,可如果兵戎相見,而且又拿不下河東城,那太原怎麽辦?父皇,憤怒容易,冷靜卻難啊!”

李淵負手在房間裏來回踱步,長子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可中都開出的條件令人神共憤,他李淵就算貴為天子,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同意中都的條件吧!

半晌,李淵也忍不住長嘆一聲道:“朕也想冷靜,可中都提出的條件實在太過分,滿朝文武一致支持秦王出戰,朕還有什麽可說?朕只能希望唐軍旗開得勝,拿下蒲津關和河東城。”

李建成沉默了片刻,他最終沒有說出‘拿不下怎麽辦?’這句話,他能理解父皇的無奈,父皇是被滿朝文武的官意挾持,不得不答應出兵。

李建成便不再提這件事,轉換話題道:“父皇,關於募兵之事,兒臣已經拿出具體方案,目前已轉交兵部,希望父皇盡快批準實施。”

唐軍增加兵力也是一件迫在眉睫之事,目前唐軍軍隊人數只有十五萬,而隋軍已有軍隊二十五萬人,據說還準備擴軍到三十五萬。

從軍隊人數來看,隋軍已經遠遠超過唐軍,使朝廷上下都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尤其這次東征而被隋軍突襲時表現出的狼狽,使每一個大臣都意識到,如果唐朝有足夠的軍隊保衛關中和並州,那麽秦王就不會在節節勝利時被迫撤軍了。

在短期內增兵至二十萬朝廷已經達成了共識,但李世民提出增兵到三十五萬的要求卻讓很多大臣稍有遲疑,他們擔心朝廷無法承受如此大的軍費開支,不過最後大家還是達成妥協,先增兵至二十七萬,然後在三年內逐步增兵至三十五萬。

李淵當然知道兵力不足的嚴重後果,他當即對李建成道:“募兵方案朕今天就批準下來,你先去著手準備吧!”

……

蒲津關對於並州是天險,用長長鐵鏈橋和黃河對岸連接,但蒲津關對關中卻不算天險,由於蒲津關和關中通過陸路連接,其軍事防禦能力只能算一座稍微難以攻打的關隘。

目前蒲津關有三千隋軍駐紮,守將正是尉遲恭愛將王玄敬,在蒲津關以西數裏外,一萬五千唐軍在大將李神通的率領下構築大營和隋軍對峙,不過到目前為止,唐軍只是為了防止隋軍殺進關中,而並沒有奪回蒲津關的行動。

這天上午,李世民率領一萬五千大軍抵達了蒲津關,加上李神通的軍隊,一共有三萬軍隊將參與這場奪回蒲津關和河東城的戰役。

李世民在數百名將士的簇擁下騎馬來到關隘前,他在數百步外遠遠打量著這座關隘,盡管他已不止一次從蒲津關經過,但他還是第一次從西面,用軍事的角度來打量這座橫亙在秦晉之間的雄關。

蒲津關是修建一座小山之上,山背後便是滔滔黃河,小山樹木蔥郁,巨石矗立,一條筆直的山道直通山崗上的雄關,不過山道並不陡峭,也不算長,只有八十余步。

李世民用馬鞭一指關隘,對李神通笑道:“三叔看見沒有,蒲津關雖然看起來雄偉,但實際上並不難打。”

李神通和隋軍對峙二十幾天,早已摸透了這座關隘的每一個細節,李世民這一說,他便笑道:“這座關隘最大的優勢是擁有黃河天險,但對於我們,黃河天險卻沒有了,而且山上樹木太多,巨石聳立,樹木甚至緊靠城墻而生,便於進攻士兵遮擋,使關隘看起來雖然雄偉,但奪取它卻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