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公孫上哲

為首之人正是長史韋錚,韋錚是京兆人,和韋雲起是同族,由於大將軍陳棱率軍南下對付江南亂匪沈法興,江都城實際上就是韋錚主事,連虎牙郎將公孫上哲也得聽從韋錚的指揮。

韋錚原是兵部侍郎,認識張鉉,他笑呵呵上前見禮,“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張將軍盼來了,從此可以睡一個安穩覺,不用擔心亂匪破城,真心歡迎張將軍到來!”

“韋長史太客氣了,剿滅亂匪是為將者應盡職責,希望我們能通力合作,早日平息江淮匪患。”

“這也是我們的期待。”

韋錚呵呵一笑,給張鉉介紹其他官員,“這位是江都郡太守王使君,也是北海郡人。”

王均浩年約四十余歲,長得頗為富態,他連忙上前向張鉉見禮,張鉉聽他也是北海郡人,頓時有了幾分親切感,回禮笑道:“王使君是北海郡哪裏人?”

“下官是臨淄縣人,老父現在還在家鄉,多虧上次將軍保住縣城,下官心中感激不盡。”

張鉉官任江淮招討使兼禦史中丞,江淮六郡都要被他節制,這個王均浩也不例外,所以他很會說話,一句‘感激不盡’就無形中拉近了他和張鉉的距離。

張鉉呵呵一笑,“王使君不必客氣,說起來我還要麻煩王使君,我一些將領的家眷也隨軍前來,恐怕還要王使君安排一下住處。”

王均浩有些為難,如果人少的話沒有問題,如果人太多就有麻煩了,他看了一眼韋錚,韋錚立刻問道:“請問將軍,需要安排多少戶人家?”

“需要九十三戶——”

張鉉看出了他們的難處,又道:“不一定是官宅,民宅也可以,我們出錢租下來。”

王均浩頓時松了口氣,九十三座官宅他當然拿不出,但九十三戶民宅倒沒有問題,何況對方還願意出租金,就算江都不夠,江都南面的江陽也可以。

想到這,他拍拍胸脯道:“下官這就和周縣令商量安置房源,兩天之內辦妥。”

“那就多謝王使君了。”

這時,又走上一名穿著軍服的將領,不用韋錚介紹,他主動行一禮道:“卑職公孫上哲,參見張將軍。”

張鉉聽說他就是兵敗鹽城的公孫上哲,不由仔細打量他一眼。

……

張鉉的招討使軍衙已經事先設立,位於江都城北,緊靠北城門,這裏原來是江淮轉運使的官衙,從去年開始江淮轉運使官衙改設到長江對岸的延陵縣,這座官衙便空了出來。

原本江都郡衙想搬過來,但正好張鉉被任命為江淮招討使,這座官衙便改為招討使軍衙,江都郡衙只好繼續使用原來的舊衙。

招討使軍衙占地約三十畝,包括旁邊一座占地約十畝的小軍營和兩座占地五畝的倉庫,這一點讓張鉉很滿意,他的親兵就可以駐紮在旁邊的小軍營內。

軍衙也和其他官衙一樣,分為前衙後宅,前面官衙約十畝左右,後面官宅是主官的住處,只是略小一點,只有五畝左右。

本來王君浩已經給張鉉安排了一座八畝的官宅,就在軍衙斜對面,但張鉉決定把官宅當做文官們的宿舍,他和家眷還是住在軍衙的後宅內,他們家裏人口不多,雖然宅子小一點,但也夠住了。

一連三天,青龍軍上下都在安頓生活的忙碌中度過,士兵們要駐紮下來,家眷要搬進新家,九十三戶人家一半住在江都縣,另一半住在距離江都只有數裏的江陽縣。

軍衙開始運轉,房玄齡被任命為長史,幾名參軍還在前來江都的途中,另外還有十幾名文書從事,都是從江都官學內招募的年輕人,可以說這是大隋最年輕的官衙,年紀最大者不到三十歲。

雖然幾名參軍還沒有到來,但十幾名從事已經開始忙碌地整理軍隊档案,另外張鉉最關心的江淮六郡地圖以及地形詳圖也從各郡送來,張鉉下一步就是要打通通濟渠,徹底解決杜伏威對通濟渠的騷擾。

軍衙大堂左側的議軍堂內鋪滿了地圖,從各郡送來的江淮地圖足有幾大箱數百幅之多,各郡官府也不知道張鉉需要什麽地圖,都一股腦地將地圖全部送來。

幾名從事正在忙碌地整理地圖,張鉉則盤腿坐在榻上,細看一幅已經發黃的地圖,是當年數十萬隋軍南征陳朝的行軍作戰地圖。

這種作戰地圖一般一式兩份,軍隊留一份,上繳兵部一份,張鉉沒有想到江都居然也有一份,上面還有平南長史高熲的印章,這應該是留軍方那一份。

雖然時隔三十余年,但這份地圖依然保存著大量有用的行軍作戰信息,何處可以駐營,何處有橋渡過,何處容易被設伏,何處有高地可以設崗哨等等,在地圖上一目了然。

這二十幾幅南征地圖讓張鉉愛不釋手,對他的作用太大了。